小學文化的他,靠養豬賺得千萬


他只有小學文化

他曾做工程失敗,負債累累

他已過花甲之年,每天和豬生活在一起

然而,他可以只憑借一個方法,就能始終讓自己的豬賣個好價錢,光是2017年就賺了2000多萬元,令人驚歎!

到底這個妙招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視頻吧。

收集養豬大數據,科學管理賣高價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這位叫趙次友的養豬牛人,獨創了一套“大數據養豬”方法,歷經多年,已成為行走的“數據王”。

大數據思維,從小小的賬本開始

趙次友2010年開始養豬,在那一刻起,他就拿著一個

小本,詳細記錄當天生豬的數量、母豬產仔的多少和出現的疾病等。日復一日,他可以根據賬本上的生產數據,分析出合算的料肉比,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

小學文化的他,靠養豬賺得千萬


但是趙次友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他又逐漸測算起豬肉的市場行情數據,每週、每月、每年豬肉的價格都週期性地具體記錄。

同時他對一段時期內市場供需情況國家政策也進行標註,最終預計出之後的豬肉價格,選擇在最恰當的時間,賣出最高的價格,通常趙次友的準確度在70%以上。

小學文化的他,靠養豬賺得千萬


互聯時代,大數據管理

趙次友靠著一摞摞賬本,已經成功打造出了一個擁有200多頭母豬、一年可出欄肥豬近5000頭的豬場。

現在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他又把自己的大數據思維和互聯網結合起來,利用網絡大數據系統性地進行種、料、管、養、防,精準得到養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小學文化的他,靠養豬賺得千萬


另外,趙次友也在網絡上進行電商交易,宣傳推廣,進一步獲得更大的利潤,成為了大家口中的“養豬狀元”。

小學文化的他,靠養豬賺得千萬


大數據是一種思維方式

,無論是分析豬場的生產數據,還是關注豬價數據,都是一種對過去經驗主義思維模式的顛覆。

它給豬場管理帶來了新的機遇,並逐漸成為實時在線、簡單操作、可視化運行的智能操作系統

而咱們農民想要立足新時代農業,就不得不像趙次友一樣有大數據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