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簡史:科學史概論

科學史,是人類認識世間萬物的歷史。從一開始人類並不是用“科學地方法”來認識世界,那個時候雖然有認識,但是沒有科學,也沒有科學史。當“科學”成為主流意識形態之後,人們開始追溯“科學認識”的起源,一般認為起源於古希臘對自然萬物的思考。

古希臘自然哲學,只是科學的發端,當時人們的認識也並不是很科學。但是對後來科學的歷程有著很重要的啟迪意義,不管怎麼說科學是16世紀-18世紀的產物。當時“科學家”還是個帶有貶義的稱呼,牛頓等人都是以“自然哲學家”自居的。直到19世紀,應用科學取得巨大發展後,“科學家”的名號才佔據了上風。反倒是“哲學家”淪為“無用之學專家”。

科學簡史:科學史概論

薩頓被譽為“科學史之父”,他用一輩子時間完成了十五部著作,為了廣泛的閱讀科學史料,還順帶學會了14門語言,其這種保護漢語。他的《科學史引論》從荷馬史詩一直寫道14世紀。在晚年的計劃中,是打算一直寫道1900年的,但是很遺憾他本人只完成了《希臘黃金時代的古代科學》和《希臘化時期的科學與文化》兩卷。薩頓的努力,開創了“科學史”這門學科。

科學不是一門學問,而是綜合的“泛稱”。科學史因此也帶有這方面的特徵,科學是由不同文化中不同的個人來完成的,他們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傳承關係。甚至同一門學問是有兩個人分別在兩個地方創造在,比如微積分是萊布尼茲和牛頓分別發明的,“計算機之父”既是美國的馮諾依曼,又是英國的圖靈。知識的必然性,讓沒有交集的人,必然地朝著一個方向走去,那個方向就是真理的方向。

科學簡史:科學史概論

科學史也不是單一的學問,而是文科、理科交叉學科。它既包括“歷史學”的內容,又涵蓋了數學史、物理史、化學史等方面的著作。這就要求,其作者既需要通宵專業的科學知識,又得具備一定的文史素養。正因為這樣的特殊屬性,《科學史》成了貫通文、理分科最重要的橋樑。

科學史上,有些已經被證明是不正確的學說,但他們仍是科學。比如托勒密的地心說,哥白尼的日心說等。“科學≠正確”,這個觀念不僅是科學史的問題,同樣也是科學哲學的問題。從哲學角度來講,人們認識真理是有階段性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從科學史角度來說,任何一門學說的存在都有其合理之處,同樣也有其侷限性。當一門學說不足以解釋人們的“新發展”,就迫使人們不得不提出新的理論來應對。數百年來,科學都是這樣發展過來的。

科學簡史:科學史概論

讀《科學史》的目的在於,瞭解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歷程,這種認識有利於理解當代的科學知識體系。當代這一套“科學知識體系”毫無疑問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最高峰,以當下科學觀點來評判歷史過程,恐怕沒有幾個人是“正確”的。懷抱這種心態讀歷史,是不正確的。科學史只是在於告訴人們,這種知識體系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

《科學史》有兩種,一種被稱為是“外史”,主要介紹學科發展過程與外部壞境之間的互相影響,比如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另一種被稱謂“內史”,它專注於研究對象的本身,包括人物、事件、成就、儀器、方法、著作等具體內容。我們同樣可以套用歷史學“通史”和“專門史”的概念來理解這種分別,一種“鳥瞰式”地籠統介紹全過程,一種專注於把一個事件整理清楚。

最後介紹一些,我讀的幾本書:吳國盛《科學的歷程》從古老文明一直講到當代科學技術,並暢想了未來。江曉原《科學史十五講》從古希臘自然哲學講到當代量子物理。蘇珊·懷斯·鮑爾《極簡科學史》同樣是從古希臘講到當代。這三本都是“通史類”的,另外還有《電的科學史》《這才是好讀的數學史》《物理學史》《化學簡史》這基本屬於“專門史類”的。然後我用這些書的讀書筆記,加上個人的理解,做一系列的《科學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