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定位理論

談到定位理論,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特勞特,“佔領消費者心智”風靡一時,成為很多企業、營銷人員學習和使用的營銷理論。但是,在學習或應用理論的時候,還是應該先理清概念和定義。

從管理學、營銷學來看,定位的概念有四層,而且各自有自己理論的支持。第一層,是德魯克的公司定位,公司的使命、願景是什麼?這是公司的頂層設計,定位了其它所有層次的定位。使命決定了公司DO WHAT,願景確定了公司BE WHAT. 第二層,是波特的戰略定位,公司根據確定的長期目標,選擇自己的戰略,比如差異化戰略、成本領先戰略。第三層,是科特勒的營銷定位,STP,通過市場細分、確定目標市場、定位,來確定企業向哪些市場提供產品或服務,最後一層,第四層是特勞特的傳播定位,如何向目標市場群體的心智中植入第一。雖然,特勞特的定位和科特勒的定位理論有些重合的層次,但本人傾向於特勞特是傳播定位的層次。

定位的層次,也可以很好的從戰略管理的視角去理解,企業使命、願景>決定企業長期目標、商業模式、戰略>決定企業的營銷戰略>決定品牌傳播的策略。

做諮詢業很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頭痛醫頭,發燒了就吃點感冒藥、退燒藥,很多企業更是如此。為什麼特勞特的定位理論有很多時候都沒有用,因為它關注的是企業的後端、底層,就如一個感冒發燒的病人,吃感冒藥、退燒藥、好好休息就會好,但是,如果發燒不是感冒引起的,那就要全身排查基礎疾病、其它疾病。

每一層次的定位理論都有它要去或能去解決的問題,但不能認為只要一句標語、口號就能長期改變一個企業的銷售下滑,必須層層遞進的摸查還有無其它問題。比如,特勞特的定位理論在解決企業單品牌多元化、跨界的時候就會產生衝突,從特勞特的視角出發,要麼不要多元化,要麼多品牌,每個品牌只做某一品類。所以,這需要回到公司的定位,使命和願景,重新審視。要把每一個品牌在市場中“打響”,成功的佔領消費者心智,對於多品牌的企業,在當下的市場而言,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再強調一下,特勞特的定位理論,給中國的營銷界帶來了寶貴的知識、視角,甚至可以和科特勒的營銷理論並駕齊驅,但是,一個真理一定有它使用的邊界,如果沒有使用的邊界,那就是謬誤。

在分析企業存在的問題時,一定要從整個視角去全面的看待問題,企業的銷售下滑,如同發燒,是表面現象,如果通過傳播的定位,通過大量的預算投入,能夠挽救,那是幸事。但是,絕大部分企業是深層次的問題,是“基礎疾病”,要層層遞進,分析企業的產品、分銷渠道,到分析企業的人員素質、組織結構、流程管理、制度,再到企業的戰略、商業模式、企業文化,甚至整個企業生態鏈,再對標同行業的其它企業。

特勞特的定位理論是很好的一劑“感冒藥”,能醫治好很多感冒,但是,僅是感冒藥而已。很多企業的銷售下滑,需要西醫的精確診斷,還需要中醫的全身治療,需要四層定位理論的綜合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