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万万没想到,这些日子除了口罩,发不出货的还有“臭名远扬”的螺蛳粉....


疫情期间,吃货们澎湃的购买热情,让各大电商平台的螺蛳粉库存告急。淘宝上几个知名螺蛳粉品牌的店铺主页都打上了“预售”的字样,部分商家的发货日期甚至排到了四月份。


于是,“螺蛳粉”频上热搜,吃货们纷纷在微博表达对它的殷切期盼。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01

究竟有多火爆?

根据微博热搜显示,#螺蛳粉还不发货#这一话题阅读量达到了3.4亿次,讨论也飙升至了17万,正如知乎一位美食大神所说:“在家宅着的日子,最想念的不是炸鸡汉堡,而是学校门口那家与我阔别已久的螺蛳粉。”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眼看螺蛳粉千呼万唤不出来,淘宝也来搞事,开启“史上最臭”的宠粉模式,放话表示为网友准备100份螺蛳粉实现螺蛳粉自由,活动微博每转发10次送1份螺蛳粉!臭不封顶。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这场弥漫着酸臭味的活动一出,就引发无数网友的支持和讨论。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然而淘宝发布这条微博不到一小时就翻车:截至目前,该微博转发量已经达到42W+,淘宝原先预估送出100份螺蛳粉现在至少要4.2万份!


无奈之下,淘宝只能一个个给钉钉、淘宝吃货、支付宝等官方大号打借条,请求他们紧急支援。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淘宝这次活动能有这样的火爆程度也是意料之中。毕竟他们早前发起的“这周搜什么”和“吃货宅家都在吃什么”榜单显示:螺蛳粉以绝对实力登顶这两个排行榜的双第一!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于是问题来了:一碗酸臭的螺蛳粉,怎么能让全国这么多吃货魂牵梦萦?


02

螺蛳粉的制霸之路


螺蛳粉现在已是国民美食,但是,人人都爱吃的螺蛳粉到底是怎么来的?


作为一种普及性很高的民间美食,螺蛳粉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当年柳宗元被贬到广西柳州后水土不服,终日不思饮食,他家的厨师有次从柳江捡了一些螺蛳放到粉里,柳宗元吃了这碗粉后,食欲大振,柳州螺蛳粉从此名声大噪。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螺蛳粉初进入大众视线,是在2012年。随着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螺蛳粉的热度蹭蹭上涨,但彼时的螺蛳粉也仅仅是作为地方特产被熟知,远未达到如今的火爆程度。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014年。这一年的10月,柳州第一家预包装螺蛳粉企业注册,这意味着在柳州街头卖了几十年的螺蛳粉,终于有了正式的包装,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随着米粉制作工艺、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食品生产技术的提升,速食袋装螺蛳粉产业链逐渐成熟,资本竞相入局。到2019年末,柳州预包装螺蛳粉注册登记企业已有81家、品牌200多个,日均销量超过170万袋。


速食袋装螺蛳粉的面市,让螺蛳粉从街边现煮美食摇身一变成为大家居家就能享用的美食。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在各大平台开设的螺蛳粉网店超过6万家。光在淘宝,广西螺蛳粉去年一年就卖出超过2840万件,击败烤冷面、热干面、擀面皮等成名已久的地方小吃,成为最受欢迎的美食。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则是螺蛳粉渐渐风靡的关键。


富有争议的“臭”味让螺蛳粉自带话题性,再经由各大平台博主的吃播视频,甚至明星微博助推,激发了许多人的感官好奇和体验诉求,直播模式兴起后,销量带动的效果更加强劲,进一步转化为了电商平台上的真实购买,让螺蛳粉一跃成为“网红”。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社交媒体上也可以看到无数关于螺蛳粉的段子,比如煮完螺蛳粉把锅扔了,戴着防毒面具吃螺蛳粉。


03

淘宝助力营销

一碗螺蛳粉“嗦”出百亿产业带!


螺蛳粉从地域美食一跃成为全国性的爆款美食,除了各路网红的推波助澜,还离不开淘宝的助力。首先,淘宝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助力当地打造百亿产业带。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去年3月,柳州市政府在与阿里巴巴聚划算共同举办的“淘宝吃货汇聚 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到2022年,要将螺蛳粉产业打造至“双百亿”级别: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实现100亿元,配套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实现100亿。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为此,阿里电商平台对螺蛳粉进行了积极扶持:聚划算联手淘宝及天猫电商平台,通过举办“汇聚广西”螺蛳粉专场销售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淘宝吃货频道也重点推介全网第一美食螺蛳粉,全力孵化柳州螺蛳粉产业带,为柳州市打造“双百亿”螺蛳粉产业提供全面助力。


开店数量上:柳州螺蛳粉的网上店铺达1.2万家,日均销量突破了100万袋。2014年以来,螺蛳粉淘宝商家开始逐年增长,目前在淘宝天猫全平台,柳州螺蛳粉在米粉特产类商品排名第一。柳州螺蛳粉的网上店铺达1.2万家,日均销量突破了100万袋。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销量上,螺蛳粉产值由2015年的5亿元到2018年的将近40亿元,2019年销量同比更是增长了264%,说淘宝吃货把螺蛳粉吃成了全网第一美食也不为过。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总之,从最早的开辟螺蛳粉线上销售渠道到发力产业带扶持,从淘宝吃货战略到带动阿里巴巴商业体系互动,

万能的淘宝为了帮助螺蛳粉成为全网最红的爆款美食,也是拼了!


04

光环之下暗流涌动

网红的另一个潜台词是:生命周期


若非这次疫情,让宅男宅女对方便速食的需求激增,螺蛳粉在地方美食名单上或许不会达到现在这样前所未有的高度。


螺蛳粉产业虽然热火朝天,但实际发展不过5年左右,整个行业依然充满变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做到行业前列的运气和实力。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最早做螺蛳粉的柳州本土品牌已经死了一波。要么自主生产销售,被压货拖累,资金流断裂工厂关闭;要么依靠贴牌代工,缺乏独特卖点,价格战难以为继后销声匿迹。


内忧更是伴随着外患,一些本身不做螺蛳粉的品牌也争相入局做起了“粉”生意。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零食巨头三只松鼠上线“撸粉商店”,开卖螺蛳粉;

火锅品牌海底捞也开始出售袋装螺蛳粉,菜品用料严格把关;

视频博主李子柒也在淘宝高调售卖起螺蛳粉,很快就成了爆品。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螺蛳粉目前的受众就那么些,但大家都在抢。某螺蛳粉的电商负责人感慨:“我们螺蛳粉的搜索量仍保持200%-300%的增长,但线上销量增速已经放缓,这意味着电商渠道新增客人越来越少了。”


05

疫情过后,速食食品还能火吗?


说到因为疫情红起来的速食食品,不得不提速食界的“前辈”:方便面。据凯度消费者数据显示,在17年前的非典疫情期间,方便面在疫情高峰期渗透率激增,但在疫情控制后又逐渐回落。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有人表示,随着消费升级,吃油炸食品的人越来越少,方便面行业近年来遇到不小的困难,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方便面行业起死回生了。据统一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疫情期间,他们的方便面销量,线下同比增长了50%,线上则超50%。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是如何“嗦”出百亿产业带的?

但螺蛳粉十几元一包的均价并不比街边小饭店有太大的价格优势,也比“前辈”方便面要贵出许多;主流价格区间在20-30元的自热食品和一次外卖价格相当。


口味的同质化、消费场景有限,方便面行业曾经走过的路,或许螺蛳粉也无法避免。


疫情过后,这场全民狂欢到底是集体猎奇还是新饮食需求的真实崛起,就看螺蛳粉的路人粉和死忠粉们会否为商家们的努力继续买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