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职,可吐槽,有内幕,更有秘籍……

关于求职,可吐槽,有内幕,更有秘籍……

这个春天,市场、企业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个求职季,疫情让本就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经济之声新媒体推出特别策划“不平凡的求职季”,关于求职,可吐槽,有内幕,更有秘籍告诉你!

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求职季里,找工作是更难了,还是更容易了?在大家找工作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哪些问题?又有什么心得体会?

先来听听,找工作的他们怎么说。

关于求职,可吐槽,有内幕,更有秘籍……


Bella:因为我的专业背景,我在求职过程中比较倾向一些金融机构。首先,这些金融机构门槛要求比较高,比如要求985、211或者研究生毕业;其次,需要你有相关的实习经历;第三,它对一些相关的证件也会有要求,比如你需要拥有CPA(注册会计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或证券从业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我遇到的另一个情况是这类金融行业的用人单位对性别因素的关注度也比较高,比如很多券商的总行是明确要求,不要女生的。可能因为女生到适婚适育的年龄,对公司影响会比较大。

资深HR有话说

如果在招聘广告上,用人单位明确罗列出:只要男性,或只要硕士学历等信息,这就是明显违背《就业促进法》中反对就业歧视的规定,一是涉嫌性别歧视,二是涉嫌学历歧视。

关于求职,可吐槽,有内幕,更有秘籍……


白琳:我是一名从海外留学回来的艺术生。我觉得想找到一份工作不难,但想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自己感兴趣的、匹配度很高的工作,其实是很难的。这让我们这种初入社会的毕业生非常容易产生一种自我怀疑,就是你不确定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你也不确定自己所做的东西、你所坚持的这些是不是对的。我会非常害怕自己进一个不合适的公司,做一份自己不适合的工作,走错一步就步步错。我经常会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李白琳你自己到底想做的东西是什么’。我经常会在自己想做的艺术和自己想要的生活上去做一个很大的权衡。

资深HR有话说

对于困惑理想和现实如何权衡的毕业生,首先,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或者自己当前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说得更透彻一些,就是要有“一招先”,而且如果你这“一招”还是别人没有的,就比较好办。但如果没有,就得遵从社会的游戏规则。

能力与兴趣,如果能同时满足固然好。但若实现不了,要遵从能力优先,其次再谈兴趣。首先看自己当前具备哪些能力,或者以自己当前的能力,哪些工作是完全可以胜任或“踮脚尖”可以够着的。然后再从这些工作里选择符合自己性格特点或兴趣爱好的。

关于求职,可吐槽,有内幕,更有秘籍……


小李:我刚毕业那会儿,大大小小的面试也去过,也经历了转正、实习,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其实那个单位已经确定了录用名单,但在面试我了以后,还是把我叫去上班,所以我就是白给他们写了两个月的稿子。毕业生的时间多宝贵呀,两个月的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但我觉得我算比较幸运的。我4月份就确定了工作单位,也是我理想中比较喜欢的、稳定的那一类。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找工作就是一门玄学,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人,你也不知道你会走向什么样的岗位。可能一切都是命吧。

资深HR有话说

实习首先要签订劳务合同,注意,不是实习协议,因为并没有实习生协议一说。其次,实习期间也是有工资的,不给实习工资是违法违规的。如果没有给工资,我们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去仲裁。这类证据包括:附有双方签名(盖章)的有效书面劳务合同、入职登记表、工牌、名片、工服、考勤记录、往来工作邮件等一系列可以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相关证据。

意犹未尽?接下来小编请资深HR手把手教你找工作!关注经济之声特别策划“不平凡的求职季”。求职季有疑问?关注我们并给我们留言吧!

新浪微博 :@经济之声

抖音、今日头条:经济之声

记者:吴 桐、李 莹

编审:刘志军

特别鸣谢:资深HR Maruk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