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總說自己是二戰中的“受害者”?

為什麼日本總說自己是二戰中的“受害者”?

由於排版問題,有部分節選

廣島和長崎死於原子彈爆炸的近20萬人中,絕大部分都是婦女和兒童和老人,因為青壯年都被徵兵上了戰場,這就是廣島和長崎能夠成為戰後日本和平運動中心的原因。也就是說,日本是從自己的戰爭被害的立場開始和平運動的。我看過廣島的展覽後,館長曾問我的感想。我說:在參觀之前,我還不是很理解原子彈被害者,特別是婦女兒童的遭遇及當地人們的心情,現在開始理解了日本人關於戰爭被害的立場。不過,展覽只反映了爆炸那一瞬間的情形,也就是受到傷害的一瞬間,但是對於為什麼導致原子彈爆炸以及民眾為什麼受到傷害,戰爭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展覽沒有說明,這是很大的缺陷。

幾年之後,我再次到廣島的資料館,館長告訴我說增加了內容,即從廣島坐船出發到中國戰場的日本軍人的照片,他說通過這樣的照片來說明日本對於戰爭的責任。他說:以前的展覽也受到很多來自亞洲的觀眾的批評。

所以,從理解戰爭傷害的角度開展民間交流是非常需要的。我在中國、日本和韓國都與學生有過交流。在講課時曾對他們關於戰爭的認識做過問卷調查。結果,一提到當年的戰爭,中國學生馬上想到的是南京大屠殺、731細菌部隊和“三光”作戰,日本學生馬上想到的是原子彈爆炸、大空襲和沖繩作戰,韓國學生回答的是殖民地支配、從軍慰安婦和“創氏改名”。三國學生的回答很不一樣,不過又不能說不是事實,但如果僅就這些知識進行溝通的話,我想結果恐怕只能是吵架,因為都是自己一方的戰爭被害者的事實。而對於日本民眾來說,他們一方面是戰爭的受害者,但同時也是戰爭的加害者。所以大家需要相互瞭解,和日本人一起來努力,讓日本人意識自己的加害意識,這個是需要做一些很紮實的工作的。

為什麼日本總說自己是二戰中的“受害者”?

(731部隊實驗雕像)

也許有人會產生疑問:日本民眾難道不知道戰爭給中國民眾的巨大傷害麼?戰後的日本人如何介紹戰爭的呢?這就是中日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從小看電影、電視、小說、報紙都會講日本的戰爭暴行,但是日本社會並不是這樣,日本戰後講原子彈爆炸非常多,但是講在中國的侵略就很少了,幾乎就沒有。所以我認識一些日本老人,他們都是在80年之後才真正知道還有南京大屠殺這回事。應當說,由於社會背景與環境不同,中日雙方對於戰爭傷害的理解的確是有差異的。比如,我曾經研究過日本軍隊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對中國民眾產生的傷害,特別是那些被丟棄在中國沒有使用的化學武器產生的傷害。而我在日本介紹那一情況的時候,包括日本的一些學者知道以後都非常驚訝,因為對他們來說是聞所未聞的。在那之後,日本的和平團體在日本舉辦了揭露日本軍隊在中國進行化學戰和遺棄化學武器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展覽和媒體的介紹,現在,多數日本人都知道了化學武器在中國產生傷害。所以,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使民眾之間達到互相溝通。我在日本廣島曾做過講演,題目叫作《從廣島到南京》。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作為原子彈受害的廣島民眾,在呼籲核武器危險的同時,也要認識自己的加害責任,其方法就是與戰爭被害國的民眾交流。民間的交流我覺得不是光喊口號,需要有真正能夠溝通的方式方法。

第三,從學術層面看中日曆史問題的產生,不能不思考近代以來兩國關係走過的道路。

大家都知道,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大門的標誌,在那之前,中國是一個閉關鎖國的國家,西方人打開我們的國門後,又想奴役中國,所以發生了我們和西方的衝突。

為什麼日本總說自己是二戰中的“受害者”?

(黑船事件復原畫)

其實,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比我們略晚一點,日本也發生了與我們相近的情況。西方人來到日本是1856年的“黑船事件”,那個時候日本也是封閉的國家,也面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不過,日本通過明治維新以後通過學習西方也逐漸強盛起來。在與中國發生了甲午戰爭,特別是日俄戰爭後,原來落後衰弱的日本變成了能夠戰勝俄國那樣的龐大帝國的強國。但是,中國向近代發展的強國夢就沒有那麼簡單。我們擺脫列強奴役的時間比日本要晚得多。我們同列強的抗爭一次次地失敗,我們企圖學習西方,包括學習日本走改革的道路,卻怎麼也走不通。直到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總算實現了近代中國民族復興的重大轉折。但是後來又有國共內戰,內戰結束之後我們本來可以建設強國的時候,又走了很多的彎路。所以,可以說是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們的國家才逐漸地一步步強盛起來。

這是中日兩國近代體驗的第一個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