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总说自己是二战中的“受害者”?

为什么日本总说自己是二战中的“受害者”?

由于排版问题,有部分节选

广岛和长崎死于原子弹爆炸的近20万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儿童和老人,因为青壮年都被征兵上了战场,这就是广岛和长崎能够成为战后日本和平运动中心的原因。也就是说,日本是从自己的战争被害的立场开始和平运动的。我看过广岛的展览后,馆长曾问我的感想。我说:在参观之前,我还不是很理解原子弹被害者,特别是妇女儿童的遭遇及当地人们的心情,现在开始理解了日本人关于战争被害的立场。不过,展览只反映了爆炸那一瞬间的情形,也就是受到伤害的一瞬间,但是对于为什么导致原子弹爆炸以及民众为什么受到伤害,战争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展览没有说明,这是很大的缺陷。

几年之后,我再次到广岛的资料馆,馆长告诉我说增加了内容,即从广岛坐船出发到中国战场的日本军人的照片,他说通过这样的照片来说明日本对于战争的责任。他说:以前的展览也受到很多来自亚洲的观众的批评。

所以,从理解战争伤害的角度开展民间交流是非常需要的。我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都与学生有过交流。在讲课时曾对他们关于战争的认识做过问卷调查。结果,一提到当年的战争,中国学生马上想到的是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和“三光”作战,日本学生马上想到的是原子弹爆炸、大空袭和冲绳作战,韩国学生回答的是殖民地支配、从军慰安妇和“创氏改名”。三国学生的回答很不一样,不过又不能说不是事实,但如果仅就这些知识进行沟通的话,我想结果恐怕只能是吵架,因为都是自己一方的战争被害者的事实。而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他们一方面是战争的受害者,但同时也是战争的加害者。所以大家需要相互了解,和日本人一起来努力,让日本人意识自己的加害意识,这个是需要做一些很扎实的工作的。

为什么日本总说自己是二战中的“受害者”?

(731部队实验雕像)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日本民众难道不知道战争给中国民众的巨大伤害么?战后的日本人如何介绍战争的呢?这就是中日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从小看电影、电视、小说、报纸都会讲日本的战争暴行,但是日本社会并不是这样,日本战后讲原子弹爆炸非常多,但是讲在中国的侵略就很少了,几乎就没有。所以我认识一些日本老人,他们都是在80年之后才真正知道还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应当说,由于社会背景与环境不同,中日双方对于战争伤害的理解的确是有差异的。比如,我曾经研究过日本军队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对中国民众产生的伤害,特别是那些被丢弃在中国没有使用的化学武器产生的伤害。而我在日本介绍那一情况的时候,包括日本的一些学者知道以后都非常惊讶,因为对他们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在那之后,日本的和平团体在日本举办了揭露日本军队在中国进行化学战和遗弃化学武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展览和媒体的介绍,现在,多数日本人都知道了化学武器在中国产生伤害。所以,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民众之间达到互相沟通。我在日本广岛曾做过讲演,题目叫作《从广岛到南京》。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原子弹受害的广岛民众,在呼吁核武器危险的同时,也要认识自己的加害责任,其方法就是与战争被害国的民众交流。民间的交流我觉得不是光喊口号,需要有真正能够沟通的方式方法。

第三,从学术层面看中日历史问题的产生,不能不思考近代以来两国关系走过的道路。

大家都知道,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门的标志,在那之前,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西方人打开我们的国门后,又想奴役中国,所以发生了我们和西方的冲突。

为什么日本总说自己是二战中的“受害者”?

(黑船事件复原画)

其实,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比我们略晚一点,日本也发生了与我们相近的情况。西方人来到日本是1856年的“黑船事件”,那个时候日本也是封闭的国家,也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不过,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以后通过学习西方也逐渐强盛起来。在与中国发生了甲午战争,特别是日俄战争后,原来落后衰弱的日本变成了能够战胜俄国那样的庞大帝国的强国。但是,中国向近代发展的强国梦就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摆脱列强奴役的时间比日本要晚得多。我们同列强的抗争一次次地失败,我们企图学习西方,包括学习日本走改革的道路,却怎么也走不通。直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总算实现了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重大转折。但是后来又有国共内战,内战结束之后我们本来可以建设强国的时候,又走了很多的弯路。所以,可以说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国家才逐渐地一步步强盛起来。

这是中日两国近代体验的第一个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