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湧钢讲述中医历史+上海策倍

以前,中国这片大地上有一群医生,虽然很落后,经验不足,但毕竟是务实的。

那个时候的脏腑,还是血肉组成的,肾,也仅仅是一个器官而已。

那个时候的经络绝不神秘,仅仅是血管的种类划分而已。

考《内经》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说的多明白啊,脏腑的质地、尺寸、重量均可测量;

王湧钢讲述中医历史+上海策倍

其描述经络“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多详细具体啊,直接解剖就可以看到的经脉,哪里是今天中医们动用各种现代仪器都找不到的神秘系统呢?

在《内经》、《难经》、《医贯》、《类经图翼》等中医文献中对心脏的重量、颜色、结构,甚至心腔的血容量等也有粗浅认识,“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等等,显然,与西医解剖之心完全是同一个东西。

实际上,中医古文献所描述的心肝脾肺肾与西医之心肝脾肺肾实体上均完全一致。

那个时代的旧时中医,与西方的落后古医学,原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没有发展成现代医学?并被西方大大赶超了?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通过尸体解剖,指出黄帝内经中对脏腑描述的错误之处。

当然,以现代医学看来,王清任对人体脏器的描述存在许多的错误,他的解剖生理学的成果并没有被融入中医学体系中。

然而,这正是中医进步的良机。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也很多错误,用来计算还不如托勒密的理论。

哥白尼的伟大在于用精确的数据说话,否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地是静止不动的谬误,第一次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打开了自然科学殿堂的大门,是近代自然科学开始的标志。

《医林改错》的意义也类似,它用解剖、观察说话,而不是中医的瞎扯蛋。

很可惜,中医没有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王清任面对古代医学的传统,固执,无能为力。

其实西方医学的每次重大变革,无可避免伴随着大量的争论,西方人也一样传统,固执。

然而西方医学能够纠正,虽然数次偏离轨道,但最终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出了现代医学,这和历史和社会因素有关。

究其原因,古代欧洲始终未能统一,你坚持传统,你固执,好,我不和你玩了。

我回自己的小国实行医疗改革,用事实说话,几十年后再看谁对谁错。

然而中国一直是个统一的大国。

主流实在太过庞大,持反对意见的中医会被同行唾弃,连行医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大家都心明镜的,内经记载是错误的,但是无人敢反对,否则就丢掉饭碗了。

这种传统和固执太过庞大,根深蒂固,无法撼动。

正如剑桥医学史中文版序言中所说的:

人们认为真理不是在于过去而是在于现在和未来;不是在书本中而是在躯体上;医学进步不是取决于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权威而是取决于观察、实验、新事实的收集以及对病人生前和死后的密切检查。

那时候,中医还没有办法对内经的错误之处进行辩解,以沉默应对。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内经对五脏有误,但是老祖宗的东西必然是正确的,反对者都是错误的。”

无可奈何,没有理由的固执。

直到一个妄人出现,成功丢弃了老祖宗的传统,舍本逐末,把中医引领到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恽铁樵。

面对余云岫《灵素商兑》的猛烈炮火,在《群经见智录》中首先提出:“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的五脏”,“四时的五脏”难道就不是血肉构成?这种赤裸裸的睁眼说瞎话,开现代中医无耻狡辩之先河。

《灵素商兑》看名字就知道,是对《内经》的《灵枢》和《素问》全面的质疑。

这本发行于100年前的小书(1917年出版),直捣黄龙,质疑的就是中医最经典的《内经》。

具体内容我们不详细介绍了,这本书现在网上还能买得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总之,在《灵素商兑》中,余云岫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内经》的“五脏六腑”和人体解剖学不符合。

《灵素商兑》出版后,中医界傻了眼。

因为面对人体解剖活生生的现实,人体真正的器官和《内经》的“五脏六腑”一对照,实在无话可说。

余云岫时代,五脏还是五脏,六腑还是六腑,并没有变成符号,中医还是务实的。

怎么办?中医陷入最大的危机。

如果认错,中医还是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下去,最终超过西医也说不定。

古代中医犯错,那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古代观察仪器落后,对人体的认知有限,在大方向上并没有错误。

可惜历史和中国人开了玩笑。

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文学编辑恽铁樵,此人原本是搞文学的,但是用现在的话说,是个“中医粉”。他面对余云岫“五脏”的质疑,思考了几年,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对策。

恽铁樵也写了本书《群经见智录》,在书中他说,“《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这句话的意思是:诸位,《内经》说的“五脏”并不是真的指人体的器官,而是五种功能概念。

“四时之五脏”学说开历史之先河,舆论哗然,。

中医绝境逢生!这是中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申辩,也是最无耻的一次狡辩。

恽铁樵是中医名副其实的“救世主”!

王湧钢讲述中医历史+上海策倍

恽铁樵的徒子徒孙们,继承和发扬了恽铁樵的“虚化”之法,把中医的理论大改特改,面目全非。

从此把中医引领到一条错误的玄学发展道路上,背离了务实精神,南辕北辙,一去不复返。

余云岫和恽铁樵的“中医”争论,发生在1920年前后,迄今正好差不多100年。我们现在冷静、客观的看看双方争论,孰是孰非一下就明白了:

几千年来,所有中医从业者都认为《内经》中的“五脏”是指的实际器官(比如其中的“心”,就是指人体的心脏);

余云岫根据人体解剖学因此揭示出《内经》的“五脏”与人体实际器官严重不符,釜底抽薪,从而让《内经》的“合法性”受到严重动摇;

恽铁樵于是就耍无赖,直接否定几千年的传承认知,为了坚持“中医”,把《内经》都篡改了,把古代中国传统医学抛弃了,直接说“五脏”是五种泛泛而论的功能概念,从而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恽铁樵这种为了中医而中医,为了中医而狡辩的做法,即使过了100年,还是让人感觉愤然!实在是太有想象力,太无耻了!

但从此之后的“中医”,其基本的“五脏”学说都依从了恽铁樵的狡辩,再也不是《内经》几千年来的本意了。

彻彻底底背叛了祖先。

所以我们说,你认识的“中医”,其实是“新中医”,其历史不足100年!不要再说“我们中医几千年的历史”了,

那是“旧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

你现在的“新中医”,开山祖师其实是恽铁樵,那个中医的“救世主”,那个民国时期的文学青年!

恽铁樵成功的否认了中医,把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丢到了垃圾堆里,舍弃传承,建立了一套独有的虚幻新中医理论。

中医“虚”了。

古代中医的文化传承,早已经被恽铁樵之徒彻底碾碎了,三千年的中医文化,被曲解成一堆堆无法解释的符号。

故而,你不要说废除中医理论,就是丢了老祖宗的传承,毁灭中医文化,就是对历史的背叛云云。

恰恰相反,坚持恽铁樵诡辩理论的,才是对老祖宗的污蔑,对中华文明赤裸裸的背叛。

真正背叛中华文明,真正想毁灭中国传统文化的,正是恽铁樵的这群徒子徒孙们。

他们依旧在摇旗呐喊。

反对中医的,也并非全盘否定古代医学,只是想废除恽铁樵之徒的虚幻理论,让中医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回归古代中医的务实求真精神。

可惜太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