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成就了魏征,还是魏征成就了李世民?君臣之间的交锋挺好玩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是说:是有鸡而后有的蛋?还是先有蛋而后有的鸡?即使用最科学的辩证法反复论证,也难以证明谁先谁后。那么同样的问题要问问读者朋友们:

唐朝是先有李世民这样的明君,而后才有魏征这样的直臣?或者说是因为有了魏征这样的贤臣辅佐,才造就了大唐的贞观之治?

在回答这一问题前,咱们先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

李世民成就了魏征,还是魏征成就了李世民?君臣之间的交锋挺好玩

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在兄弟相残的刀光剑影中,李世民登上了天子之位,正全力清洗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旧部。听说魏征在太子府时,常劝李建成早一点除掉秦王李世民,于是召魏征进宫,质问他为何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神色自若地回答:“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就不会生出今天这样的祸乱,今天坐在龙椅上也不会是你”。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派头。李世民敬重他的才华和人品,不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给魏征升了官。

从第一次君臣交锋来看,自是先有李世民的圣明大度,才有了魏征这一位名臣。否则,换作一位器量狭小之君,魏征的脑袋恐怕早挂到别的地方去了。

李世民成就了魏征,还是魏征成就了李世民?君臣之间的交锋挺好玩

《贞观之治》剧照

有一次李世民同意了一位大臣的建议:只要身体壮健,即使未满18岁的男子也要服役入伍。魏征不干了,他一次又一次谏阻,李世民火了,说:“你不知道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一些奸民隐瞒、虚报年龄以逃避兵役”。魏征说:“兵尚来贵精不贵多,陛下已经有这么多壮健的成年人当兵,再好好感化、训练,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弄些小孩来凑这个虚数呢?“

魏征壮着胆子说李世民,你不是要以诚信治天下吗?为何上任以来却没有干一件诚信的事情呢?然后历数李世民登基以来种种不诚信的行为,并说:”欲以诚治天下,却怀疑你的子民欺骗你,这哪是诚信的表现呢?“

李世民成就了魏征,还是魏征成就了李世民?君臣之间的交锋挺好玩

魏征画像

不知道魏征那天是不是喝了点小酒,硬梆梆的话顶得得李世民一愣一愣的,得亏李世民乃千年难遇之明君,总能从魏征尖锐的话语中听到有用的东西,并及时纠正自己。从这个角度分析,是魏征成就了李世民。

再有一次,文武百官闹哄哄地要请李世民登坛封禅,李世民故作姿态地拒绝了一番,没有想到拱他登坛封禅的队伍太过庞大,他拗不过就“勉为其难“答应了。魏征听了,赶快跑到李世民的卧室(这是李世民特许的权利)跟他论道。

李世民成就了魏征,还是魏征成就了李世民?君臣之间的交锋挺好玩

唐太宗画像

李世民说:“你不同意我封禅,难道功劳不够高“,魏征答:”够高“;”难道我德不够厚?“,”够厚“;”难道中国还不够平安?“,”够安“;”难道符瑞还未至?“,”至了“;”那为什么我还不能封禅?“,魏征答:”大乱之后,户口还没有恢复,粮食储备还很虚弱,百姓负担还很沉重,陛下东巡封禅,千乘万骑,车马劳顿,劳民伤财,徒增百姓烦劳,像这种只图虚名毫无实际意义的事情,去做它干什么呢?“

正是有了魏征的直言劝谏,阻止了这一场劳民伤财的“盛事”,挽救了李世民励精图治、善始善终的名节,从这个层面分析,可以说是因为有了魏征这般正直敢言的贤臣,才有了大唐盛世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成就了魏征,还是魏征成就了李世民?君臣之间的交锋挺好玩

魏征进谏图

魏征一次次触怒天威,也差点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一次李世民怒气冲冲跑到长孙皇后那去,皇后问他是何事让他这么生气,他说:还不是魏征那乡巴佬,一次次在朝堂上顶撞我,早晚有一天,我要杀了他。没想到长孙皇后立即整理衣冠下跪贺喜:“妾闻主圣臣直,今天有魏征这样的直臣,是由于陛下圣明的原故,妾安敢不贺”,李世民这才转怒为喜。

结论或许是:有了李世民的开明大度,才有了魏征的直言敢谏,倒过来也能说,有了魏征的直言敢谏,才成就了大唐乃至千古无二的贞观之治,君臣二人,相得益彰,为后世立下了君臣相处之绝佳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