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年 餐飲如何突圍

2019年一瞬間大家的錢包都不鼓了,互聯網行業的熱度也退了下去,傳統行業依舊艱難,有人說今年已經進入“寒冬”。

面對凜冽冷風,難道餐飲就不能做了麼?2020年如何突圍

海底撈在今年上半年連開130家門店,平均每天收入8500萬;喜茶新一輪融資估值高達90億元,騰訊、紅杉等資本大佬爭相入局;太二酸菜魚6個月就賣出了5.38億元,甚至“拽”著母公司九毛九走向上市!如今,餐飲的紅利東風已經轉向,昔日那些乘風而起的“豬”掉了下來,但鳳凰仍舊乘著風,振翅高飛!


展望2020年 餐飲如何突圍


未來,餐飲行業的風口在哪?2020年裡,創業者又該何去何從呢?

捕捉新需求

數據表明,在2019年,餐飲行業消費者中90後(90+95後)佔比已經超過了51.4%,遠遠超過了80、70後的餐飲用戶總數。

隨著消費者的快速換代,餐飲人和創業者必須更為敏銳、精準地感知顧客需求,並針對痛點需求提出差異化的解決方案。
因此,如全聚德、金百萬這樣的眾多老牌餐企,都出現了轉型不暢的問題,而和金百萬同樣做北京菜的局氣,同樣是老字號的陶陶居,卻能憑藉挖掘顧客的需求,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重煥生機。


展望2020年 餐飲如何突圍


下沉新藍海

當下,一、二線城市中,餐飲的頭部品牌雲集,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整個市場已經漸漸成為了紅海。一、二線城市攻不進去,三、四、五線城市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一位餐飲品牌策劃師表示:“如今三四線城市人群的需求不比一二線少,消費能力也比較高,可以大展拳腳!”

以瑞幸小鹿茶為例,它在產品、品牌等各個方面很難擊敗喜茶,因此將開店重心放到了三線及以下城市,短短3個月,小鹿茶在28城連開了42店,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展望2020年 餐飲如何突圍


聚焦新品類場景

羅振宇曾說過:“中國所有的生意都值得在重新做一遍 。”餐飲行業同樣如此,所有品類、場景,都值得重新考量與深入。從品類看,細分品類走紅已經成為了近兩年的主旋律,如雞公煲、酸菜魚、小龍蝦、肉夾饃、花膠雞、鍋盔等。


展望2020年 餐飲如何突圍


從消費場景來看,婚宴、夜宵、走食等場景都在被不斷開拓,以夜宵為例,北京政府對每個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最高支持500萬,每個深夜食堂門店最高支持50萬。


黃蜀郎雞公煲在逆境之中,仍以每年淨增長500家的速度,2019年在全國有1800多家門店,通過系統的選址評估,市場調研保證了門店的盈利,狠狠地打了那些覺得傳統餐飲不行的臉。


展望2020年 餐飲如何突圍


因此,找到自己的細分品類和細分場景,就有機會在餐飲紅海中脫穎而出。


馬雲曾表示:“今年是最難的一年,但一定也是未來最簡單的一年!”用這句話來描述當下的餐飲環境再合適不過。
民以食為天,餐飲行業始終是剛需,可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餐飲市場。我們無法預測風口什麼時候會到來,但創業者只要找到自身的差異化特色,不斷對產品、服務、品牌進行精進,等到東風來臨,必將乘風而起。想去創業,想賭一把,想試一下的,最好找個小投資的餐飲店,選用消費量大的成熟項目,查清資質和市場,再來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