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字记录贫困村蜕变

摘要:   “郁庄贫困户王化石,住房存在不安全隐患,与包片干部协商,帮助其申报危房改造项目。”“贫困户史文志家庭困难,他住在苏沟沿岸,引导他发展林下经济和农家乐。”……  翻开颍东区正午镇王桥村扶贫工作队副队 ...

  “郁庄贫困户王化石,住房存在不安全隐患,与包片干部协商,帮助其申报危房改造项目。”“贫困户史文志家庭困难,他住在苏沟沿岸,引导他发展林下经济和农家乐。”……

  翻开颍东区正午镇王桥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张怀玺的扶贫日记,每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驻村以来的扶贫工作情况。从区科协副主席到偏远乡村扶贫干部,一年多来,张怀玺真心、真情、真帮扶,23本、20余万字的扶贫日记,记录了一个贫困村的蜕变历程。

  2014年,王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52户87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5.7%。经过预脱贫和动态调整,到去年6月,该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3户471人,这对于初来乍到的张怀玺来说,扶贫任务艰巨。

  “刚来的时候,压力很大。”张怀玺说,为了尽快转换角色,熟悉扶贫工作,他把就学、就医、危房改造、发展生产等近百项扶贫政策记在了扶贫日记中。

  盘家底、摸实情,查“病灶”、开良方。随后,张怀玺和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入户走访,与贫困户交流,商定具体脱贫措施。

  “贫困户刘振患有白血病,花费巨大,让他享受到‘351’、‘180’政策是当务之急。”去年6月到郁庄走访后,张怀玺在扶贫日记中写道。记了就要落实。在政策的帮扶下,刘振去年看病花费三四万元,报销之后,自己只花了4000多元。随着刘振身体的好转,张怀玺想方设法与立华禽业取得联系,由企业免费为刘振提供200只鸡苗,并签订了回购合同。仅养鸡一项,去年刘振就挣了4000多元。

  通过逐户落实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光伏扶贫、危房改造等政策,王桥村扶贫工作成效明显。一年多来,仅落实产业扶贫政策一项,就带动520户农民增收423.66万元,其中包括2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段时间,危房改造成了王桥村群众关注的大事,而张怀玺包保的小许寨、郁庄两个自然村需要拆除95户群众危房。

  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张怀玺和村“两委”不顾高温天气,多次到群众家中做工作。7月20日上午,室外温度高达38℃,从村委会走到郁庄,张怀玺的衬衫已经湿透。

  “刚开始,很多村民都不愿意拆除危房,大家都在观望。”张怀玺告诉记者,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他决定从91岁的老党员王天军开始做工作。没想到老人很理解,很快答应了拆除危房,随后郁庄其他村民也积极响应,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小许寨群众危房已全部拆除,郁庄57户群众危房已拆除49户,所有危房改造户都得到妥善安置。

  “结合危房改造和土地复垦,可以为王桥村整理出土地资源1000多亩。”王桥村党总支书记史朝杰介绍,这将为王桥村下一步发展产业腾出空间、带来机遇。

  5月份,30天吃住在村里;6月份,29天吃住在村里……这是张怀玺近两个月的日程表。驻村以来,他很少能抽出时间回家。去年6月,84岁的父亲生病住院半个月时间,他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就赶到太和县原墙镇的老家陪夜,第二天一早又回到村里,一个往返就是100多公里。

  辛勤付出总有回报。今年4月,颍东区扶贫工作专项整治及环境整治第二次现场推进会在王桥村召开,这个昔日落后村一跃成为当地扶贫工作先进村,张怀玺所在的王桥村扶贫工作队,也受到上级扶贫部门的多次表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