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臺商投資區:生態宜居 幸福新區

泉州臺商投資區:生態宜居 幸福新區

作為泉州生態連綿帶發展構想的先行實踐區,臺商區海絲生態公園通過“一廊、四區、多景”打造可供市民休閒娛樂的生態公園。

泉州網4月9日訊(記者 遊怡冰 通訊員 歐陽育玲 文/圖)依山、面海、環湖、沿江,成立十年來,泉州臺商投資區把生態環境保護貫穿於經濟社會建設始終,用心守護約200平方公里的綠水青山,全力打造“以景築城、城在景中”的生態新區。加之日益完善多元的功能、“國際範兒”十足的顏值、綠色文明的城市氣質……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幸福新城已展露美麗的容貌。

大手筆建設市民公園

新區建立之初,面對區域裡散落的丘陵山地濱海岸線、灘塗溼地,臺商區人精心呵護,將生態綠色的理念貫穿始終,融山、水、城、海、島於一體,致力打造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的開發建設模式。經過十年打造,一座美麗的生態山水濱城輪廓初顯,在這當中,海絲藝術公園與海絲生態公園成為臺商區生態宜居的代表之作。

從市區驅車駛入臺商區,過了後渚大橋,寬闊的東西大道向前方延伸,道路兩旁和中間的綠化帶濃濃的綠意映入眼簾,青草綠樹,生機盎然。一路風光旖旎,很快就會來到海絲藝術公園。這個全國乃至全世界首座以“海絲”為主題的大型藝術公園,佔地上千畝,它不僅通過群雕、水景、建築等藝術方式呈現亞洲不同地域的特色藝術風貌,也是臺商區巨大的“綠肺”和“天然氧吧”,高植被覆蓋率成為生態型市民公園的典範,將臺商區生態景觀和人居環境提升一個新層次。

而就在海絲藝術公園不遠處,作為泉州生態連綿帶發展構想的先行實踐區,臺商區海絲生態公園於去年國慶期間部分開園。生態公園的建設貫徹生態連綿帶建設標準,以少衝擊、少干擾、低干預、低維護為原則,利用百崎湖環境現狀,梳理山、水、田、塘等特色自然條件,優化河道岸線,設置農田花海等大地景觀,通過“一廊、四區、多景”打造可供市民休閒娛樂的生態公園,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景。

近日,佔地7500畝的臺商區海絲中央公園獲批覆,這將是繼海絲藝術公園、海絲生態公園之後,以百崎湖為基礎建設的又一主題公園,未來的臺商區將以此形成三大海絲主題公園,形成超1.3萬畝優質城市景觀帶。

高標準推進美麗臺商區建設

要能遙望到星空、看得見青山、聞得到花香,就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圍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十年來,臺商區持續紮實開展治水、治氣、治汙工作,加快推進美麗臺商區建設。

在人居環境整治上,臺商區創新衛生考評這支“指揮棒”,將“美麗鄉村”、海岸帶環境、小流域環境等全部納入考評內容,並按照工作重心不斷調整升級區級考評辦法,先後出臺了環境衛生考評補充規定和實施辦法,以動態的考核、長效的機制,臺商區讓鄉村美麗“超長待機”。目前,臺商區“廁所革命”首戰告捷,農村旱廁基本消除,生活垃圾治理有效,實現垃圾“日產日清”,生活汙水分區分類治理,示範線整治風景靚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初步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長效機制。

數據是最直觀的成績單:在全市農村人居環境衛生考評中,臺商區連續5年位列綜合成績第一名;目前,臺商區全區園林綠化面積約1112公頃;2019年,臺商區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Ⅲ類標準,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洛陽江流域水質常年達到Ⅲ類,黃塘溪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百崎湖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市水利精品工程;空氣達標天數比例為98.1%,全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以上……

生態打底,不斷添綠,這些喜人的成績和漂亮的數據後面,體現了臺商區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堅決貫徹落實,是全區上下群策群力為生態新區共同奮鬥的最美答卷。在全區上下的努力下,一個生態宜居新區正不斷髮展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