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御哲學之帝王術

統御哲學之帝王術

古代的帝王術主要學的是六個字:

道、術、法、形、勢、權。

道、術、法、形、勢、權,是帝王認知世界的六把尺。

何謂道、道是目的、是方向、是理想所要達到的境界。

何謂術、術渠道、是道路、是達成理想途徑。

何謂法、法是方式、是手段、是如何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方法。

何謂形、形是事物的外在表現、特徵、輪廓。

何謂勢、勢是事物運行時的力量、趨向。

何謂權、權是權衡、是揣測、是對事物形與勢綜合的分析與判斷。

道是你心之神往的遠山、術是你通往遠山的道路、法是排除道路上障礙的方法與手段、形是你道路障礙的形態、勢是它阻礙的方向與力量。權是你要根據自身與障礙進行的綜合性判斷。

道、術、法、形、勢、權六者相輔相成。

道是目的、術是戰略、法是戰術

此三者構成了一個目標途徑體系

形是構造、勢是動能、權是判斷

此三者構成了一個綜合分析體系、道為術之本、術為道之末、術道合一方能正法萬物靜而有形、動亦有勢、博學格物方能明辨正權。

不同的生產力階段產生不同社會結構、所以帝王術也是遵循社會結構進行進化的。

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其實都是在向諸侯兜售“帝王術”其核心都是如何構建一個社會體系、價值觀、如何建立一套制度管理運行這套體系和價值觀。

這裡有代表性的就是 法、儒、兵、墨、道、商、陰陽、雜家、農家、等。他們都有各自的政治主張和實行方法。

而這其中總結最好的就是“法”“道”“儒”三家。

道家是帝王術的鼻祖如果你以權術的視角去通讀《道德經》你就會發現很多關於秩序構建與運行的方法。

法家是第一個總結帝王術並以帝王師的形象出現的《商君書》《申子》《韓非子》如果你通讀下來至少回到封建時代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

儒家在漢武帝時才真正興起、它的帝王術主要是通過修史來完成的、其具體表現為通過教授帝王歷史知識來為帝王總結歷史教訓與經驗。,集大成者是《資治通鑑》這是一本儒家帝王術的經典之作。

帝王術的核心目的是通過權利的分配與調和,達到統治範圍內各要素的“均制” (均衡與制約)從而保證國計民生的穩定與發展,繼而實現統治的長久性與可延續性。

當然在實踐中如何保證統治的長久性與延續性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通常會在歷史上看見一些非理性、非常規的操作。

此上就是帝王術所要學習的東西與目的,見識淺薄、望探討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