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调剂最难年?调剂成功率仅有17.6%?

都说今年是调剂最难年,那“汇文财大考研”的小文帮大家分析分析。


今年调剂更过集中B区难度增加,B区211如贵州大学调剂的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多人,这无疑提高了调剂的难度和悲观氛围。


第一个、今年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290多万人。

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的大概有30万到40万,录取人数是15万,而全日制的录取人数大概是不到60万,报考人数却达到了250万。

所以录取比增加了,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招生人数没有同比例增加,导致大量的学生无法录取第一志愿。


第二、第一志愿不稳,调剂作为候选准备

担心一志愿被刷,赶紧找一个备胎,我先占个坑,而且占好几个。


第三、不愿意二战。

以往考不上可以选择工作,考公务员,二战等,但是经过媒体和考研机构的渲染,明天考研形势更加紧张,不想再次经历今年的通过和面临未知的结果。所以,今年能上就上。

原来不准备调的,或者准备二战或者准备工作和想其他办法的学生,全部都来参加调剂了。


今年是调剂最难年?调剂成功率仅有17.6%?


不稳,调剂作为候选准备

担心一志愿被刷,赶紧找一个备胎,我先占个坑,而且占好几个。

参与调剂的总人数里面相当一部分人是过来占坑的,未必会参加复试,即便参加复试,也未必接受这个学校的调剂拟录取。

如果你决定要调剂,你要坚持下去。

报考人数的增加,录取人数有限,

导致调剂成功率大幅降低。

今年是调剂最难年?调剂成功率仅有17.6%?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每年的报名人数都在以50万左右的人数递增,调剂人数也是在以50万左右的人数递增,但每年的录取人数都差不多,虽然在增加但是幅度很小很小。但调剂成功率却在大幅减少,每个高校录取的人数都是有限的,报名人数的增加导致了调剂成功率大幅降低。

今年调剂规则调整,取消预调剂,一律按照分数的高低录取,不存在任何的低分投机行为。

今年2月中还有预调剂信息,后面因教育局下通知基本都撤回了相关预调剂信息,取消预调剂的原因主要如下:

1.出于安全考虑。众多高校还未开学,为避免聚集,考研调剂延期和复试推迟,都是为了社会稳定考虑才这样做。

2.今年的国家线以及34所的自主面试划线还还未定,每年国家线未后才能正式开通调剂系统,目前调剂为时过早。

3.因为今年实施硕士研究生扩招,各院校具体招生名额或调剂名额有所变更,因此预调剂取消。

4.取消预调剂有助于挽回某些压分学校的声誉,教育公平得到保障。

叫停预调剂一方面对同学们来说也是好事,一今年研究生扩招,叫停可能是为了公布更多的调剂名额,不过这也只是部分专业哈;二、叫停预调剂,可以防止学校的“暗箱操作”提前偷偷的把好学生抢走,所以今年的调剂是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三、根据上图所示招生单位只能根据系统排名从高到低选择,如果真的是这样对大家来说真的是很公平了纯靠自己的努力,不会再出现以往的“黑幕和潜规则”。但对同学们另一方面的影响就是不能私下先和学校沟通提前确定名额,这也是会降低调剂的成功率的原因。


04导致了“出身”较好的人也大幅增加。

本科院校、报考院校、初试成绩、得奖情况、是否跨考以上等个人情况是影响调剂成功率的关键!

①本科院校

虽说考研大多数院校是不会歧视普通本科初试的学生。但如果是同等分数水平,调剂院校还是会倾向于优先选择本科出身较好的学生。不可否认的是在好的本科院校学习氛围、学校软件硬件的配套设施、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等是跟普通院校出身的学生有一定差异的。

②报考院校

一志愿报考院校不一样专业课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很多院校会参考一志愿来接收调剂对象。如果你的一志愿报考的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学校,你的成绩稍微低一点,也不会觉得是你水平差,相反如果你一志愿报考的是一个普通院校,成绩还低,那就代表你是真的没实力,考研只是为了混张文凭。

③初试成绩

既然是考研,分数肯定是最重要的,在众多调剂学生中,你的初试成绩越高,自然调剂的成功率越高。如果是刚过国家线的同学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院校,如果报考一些比较好的院校,比较容易失败。

④得奖情况

同样的道理,同等分数水平,一个学生在本科生活中平平无奇,另一个学生本科期间参加各种比赛并获得名次而且经常拿奖学金,你觉得调剂院校会怎么选?

⑤是否跨考只能在前几位代码一样的专业之间调剂,也就是说属于同一个大类的专业可以互调,当然这也看学校接不接受,一般肯定是先调剂同一专业的。如果你是985、211、或者排名靠前的一本院校,在校期间良好,多次获得奖学金那这样的学生肯定是调剂院校优先选择的,反之大部分来自双非普通院校的学生调剂成功率会大幅降低。

此事古难全,一般是在每年的考研国家线公布之后以及每年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复试分数线公布之后,整个考研调剂才会达到一个高潮。所以还是希望各位擦边的同学能够复试调剂两手抓,再战一年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最后祝大家一战成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