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禮縣:“路網”干支相連 激活山鄉蝶變

本報記者 牛新建

甘肅禮縣境內山高坡陡、地形多樣、結構複雜,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約全縣經濟發展的短板。多年以來,禮縣始終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擺在重要議事日程,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久久為功的韌性,將發展交通事業作為首要任務來推動。

甘肃礼县:“路网”干支相连 激活山乡蝶变

特別是2013年以來,禮縣把交通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工作來夯實,打響了一場交通脫貧攻堅戰,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讓全縣568個行政村都通了水泥路,織就了一張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交出了一份靚麗的交通扶貧“答卷”。

築起路網總框架

在禮縣龍林鎮北山片5個村,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以前只要遇到雨雪天氣,這裡的人們幾天都不得出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現在放眼望去,一條條的水泥路縱橫交織、連著每戶人家,穿越山鄉沃野與縣鄉道相接、進出便捷、四通八達。一條條通村路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致富路、希望路。

甘肃礼县:“路网”干支相连 激活山乡蝶变

“現在和原來大不一樣了,那時候老百姓出行極為不便,現在出門就是水泥路,村裡買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賣糧、賣特產、出行難的問題得到根本解決,文明鄉村、美麗庭院煥發著幸福鄉村的新氣息。”彭家村委會主任彭小斌細數著通村通組水泥路給村裡帶來的諸多變化。 在群山環繞的崖城鎮小蛇村,通往全村各組的羊腸小道與如今蜿蜒盤旋的通村硬化路形成了鮮明對比。

小蛇村地勢險峻,村民居住不同的山頭之上,群眾出行只能靠步行,生活在這裡的群眾幾十年來飽受著出行不便之苦。“從村委會到各村民小組吼給一聲能聽見,步行起來要多半天,村民出行不便,農產品也運不出去。”說起通路帶來的新變化,小蛇村村支書何建軍喜上眉梢,興奮地跟記者比劃道:“現在路通了,村民基本每家都買了摩托車,有小汽車、農用車的人家也不少,出行運貨方便多了,老闆也願意進村收購農作物和牲口,鄉親們再也不怕商販壓價了。”

近年來,禮縣把打破交通瓶頸制約作為加快全縣轉型跨越發展,實施脫貧攻擊工程的重中之重,在國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舉全縣之力,大打一場交通扶貧攻堅戰和翻身戰,特別是2013年以來,禮縣被列為全省扶貧攻堅農村公路通暢工程示範縣,全縣農村公路通暢里程由2012年的105個行政村384公里,增加到目前的568個行政村2500多公里,新增水泥硬化路2200多公里,使全縣交通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農村公路發展實現了由通達向通暢的蛻變,完成了禮縣交通史乃至全縣發展史上的一次大跨越。

甘肃礼县:“路网”干支相连 激活山乡蝶变

截止目前,十天高速、S329略陽至宕昌公路禮縣段、建制村通暢工程、240個貧困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路水毀維修及暢返不暢治理、安全生命防護、窄路加寬、養護維修、危橋改造和新建橋樑等一大批交通重點項目相繼建成通車,全縣公路里程累計達到4463公里,佔公路規劃總里程的60.88%,實現路網密度1.05公里每平方公里。全縣29鄉鎮568個行政村實現了100%通硬化路和通客車的“兩通”目標。一張以十天高速公路為龍頭,國省幹線為骨架,農村公路為脈絡,干支相連、村村相通的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

攻堅克難建設“四好農村路”

近年來,禮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精神,以服務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為核心,持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與城鄉一體化深度融合,舉全縣之力大建“四好農村路”,全縣交通運輸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為禮縣脫貧攻堅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甘肃礼县:“路网”干支相连 激活山乡蝶变

禮縣把建設“四好農村路”作為全縣破解瓶頸、補齊短板、實現脫貧的首要任務,實行縣級領導包抓交通項目責任制,建立“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和分級管護等一系列工作機制,把資金籌措作為“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保障,不斷創新籌資機制,形成多元籌集資金的聚合效應。

近幾年來,全縣受多次暴洪泥石流災害影響,農村公路損毀嚴重,在縣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多渠道籌措整合資金3.089億元,分5批對582項600公里水毀農村公路進行維修治理,確保水毀農村公路如期實現建制村通硬化路的交通脫貧目標。將養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投入日常養護資金超過1000萬元。在項目申報審批過程中部門協同發力,通過“一窗受理、並聯審批、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等方式,加快了項目審批進度,保障了項目及時落地建設。縣交通局劃分了以科級領導為片長的城關、鹽官、江口、大灘、白河五個片區,全方位對設計、施工、監理、試驗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確保了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同時,29鄉鎮“路長制”全面落實,在政策落實、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等方面給予了極大支持。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路長組織體系,實現了“路路有人管、路路有人養”,切實打造“暢、安、舒、美”的交通運輸環境。

甘肃礼县:“路网”干支相连 激活山乡蝶变

數十萬農村群眾走上了水泥路,幸福路,坎坷不平的交通現狀已經成為歷史。2015年,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全國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先進集體”、被甘肅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農村公路工作先進縣”;2018年,被省交通運輸廳評為“四好農村路全省示範縣”。

路暢業興助推脫貧致富

“路通自有財富來”。如今,安全暢通的農村公路已成為禮縣農村產業發展、農民脫貧增收的“助推器”,道路的暢通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商家紛紛上門收購農副產品,農村群眾不再擔心產品滯銷,熱情高漲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及旅遊業。

甘肃礼县:“路网”干支相连 激活山乡蝶变

一條路,改變的不僅僅是山鄉群眾的出行方式,影響著群眾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更影響著鄉村群眾脫貧致富的進程。位於西漢水和清水河交匯處的雷壩鎮關西村,土地肥沃,氣候溫潤,這裡種植的拱棚蔬菜品質優良。“過去由於沒有橋樑,群眾出行只能渡河,一到汛期,河水上漲,群眾種植的蔬菜運不出去,除了自己吃、送些給親戚朋友外,大多爛在地裡。”村民張苟平告訴記者。

走進關西村,兩座橋樑橫跨東西南北,整潔寬闊的道路兩旁,關之西合作社及村民建起的蔬菜拱棚整理排列,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四射,群眾發展蔬菜產業的熱情空前高漲。在張永強家的蔬菜拱棚,他正採摘剛剛上市的早春菜瓜。“自從村上架起了橋樑,打通硬化了斷頭路,我家種的蔬菜再也不愁運不出去,收入幾乎每年都在大幅增長,沒想到路通了能給我們帶來這麼好的收入。”談起過去和現在交通出行條件,張永強頗為感慨。

甘肃礼县:“路网”干支相连 激活山乡蝶变

看到道路暢通後鄉村日趨繁榮,部分群眾在家門口通過發展種養殖業擺脫貧困的現狀,一直在西安務工的龍林鎮溝底村村民陳文生,回到家鄉大力發展養殖業,租地建起了養雞場。

“目前,我發展養殖業已經三年多時間了,銷路越來越寬,規模也在逐年擴大,今年預計收入有8萬元。”正在養殖場忙碌的陳文生告訴記者:“現在水泥硬化路離養殖場很近,運輸方便的很。”禮縣交通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禮縣在農村公路建設中,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作,做到與脫貧攻堅和產業開發相結合,與農戶的易地搬遷和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使公路不僅通到了村莊,還通到了田間,通到了果園,打通了斷頭路,建成了聯網路,使建成的每一條路都成了產業路、脫貧路、致富路。

甘肃礼县:“路网”干支相连 激活山乡蝶变

交通扶貧戰猶酣,秦皇故里添新顏。一條條道路如絲帶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一座座橋樑似彩虹巍然挺立,氣勢恢弘。特別是四好農村路建設,讓禮縣交通格局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讓廣大群眾出行和致富步伐變得更加快捷、便利,也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鋪就一條康莊大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S35景禮高速等禮縣交通“大動脈”的進一步建成,禮縣的老百姓將穿越大山,奔向幸福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