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社交恐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面對社交恐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有社交恐懼的人,走在大街上,會覺得有千萬雙眼睛在盯著自己...

他們害怕出現在人多的公共場所,害怕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叫到舞臺上發言。害怕和陌生人過多接觸,擔心自己不夠優秀而難以應對...

更敏感,更脆弱,也更無助......

相比那些沒有社交恐懼的人,他們的生活往往會更辛苦,職場發展也更艱難。別人輕而易舉能做到的事,對他們而言可能就異常艱難,難的不是行動,不是溝通,而是歷經無數次的內心鬥爭,卻依舊說服不了自己,躲避,是唯一可以安心下來的解藥。

社交恐懼,是他們親手給自己搭建的天花板,自己夠得著,別人卻看不見。

面對社交恐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社交恐懼症,一般是指有些人在面對社交時,內心會感到強烈的恐懼和緊張,併產生想要回避的反應。它不是隨時隨刻都在發生著,而是處在一些特定場合,或面對一些人群時,就會覺得自己在被很多人注視和議論著,擔心出現尷尬的窘境,而焦慮不安和麵紅耳赤。

大部分的社交恐懼,其實是因為過往的成長經歷,遭遇過社交帶來的傷痛,無法消化,久而久之,就產生了恐慌。

這些人大部分都缺乏自信,或沒有正確的自我價值認同感。恐懼是自己給自己上的枷鎖,而枷鎖的本質,不是人,不是場合,是別人的看法和評價

所以,社交恐懼的人往往更容易去在意那些負面的評價和議論,對別人的評價也更加敏感。然後在大部分的社交環境裡,伴隨著或多或少的焦慮,膽怯和慌亂。

但社交恐懼並不是無藥可解,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並加以練習,是可以慢慢淡化和克服的。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面對社交恐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一、調整心態

有社交恐懼的人,走在路上,不小心跌倒了。不管別人怎麼樣,自己就會先焦躁不安起來,覺得很糗,很丟人,這一幕一定被跟前的人看到了,會感覺羞愧難當,想要儘快逃離。

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的!每個人都很忙,大家的注意力普遍都集中在各自身上,

不會有那麼多人同時注意著你,還盯著你看!撐死,也就幾個人瞄幾眼,然後該幹嘛幹嘛去了,沒人會把它當回事的

只是我們自己把它當成了大事,無限放大了實際情況而已

跌倒了就站起來,大大方法,笑笑呵呵,該怎樣就怎樣,你感覺到的目光和議論,只是你假想出來的幻影,其實不存在的。退一萬步講,再糟糕又能糟糕到哪裡去呢?

所以,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客觀看待,沒人會那麼在意我們的舉動的!

二、建立自信

有社交恐懼的人,大部分也是自卑型人格。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然後陷入消極,焦慮和不安的情緒裡,變得畏畏縮縮,唯唯諾諾。

建立自信,能幫助我們遠離自卑,建立對自身價值的認同感。

有句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說人生在世,應當堅信自己是有所作為的,不要自暴自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我們要客觀公正的看待,然後充實自己,制定目標,像奧特曼打小怪獸一樣,去實現一個個目標,建立起自信和自我認同感。

三、運動法

運動的好處很多!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讓大腦得到充分的氧氣,釋放出多巴胺,增加人的興奮感,從而增強自信,釋放負面情緒。

平時,多培養運動的習慣,並堅持下去,像球類,拳擊等這種需要別人配合的運動,是非常適合且有幫助的。

四、逐級暴露法

逐級暴露,就是越害怕什麼,就越去做什麼。做的越多,恐懼感就會逐漸減少,直到沒有恐懼。可以從恐懼級別最低的環境開始適應,逐步提高恐懼級別,到最終能穩定輕鬆地適應。

多接觸外界,可以從接觸外界環境開始。從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去景點這些事情開始,先踏出我們那個獨處安逸的小窩,

走出去總能有所收穫的

再到參加一些活動,去和不同的人接觸。如演講,馬拉松,讀書會等等,嘗試和陌生人接觸和交流。參加的次數多了,就會越來越適應這種環境。

最好設定幾個目標,然後一步步邁出去,只要步伐邁出去了,就會發現這其實不過如此,沒什麼難的!


要知道,站在同一起跑線,有社交恐懼的人肯定會比沒有的人跑的慢!

這是一個重視人脈,協同共贏的時代,沒有社交的人,就沒有未來!所以,勇敢的讓自己告別社交恐懼,別讓它困住你的人生,困住你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