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客共享,企业内部内斗之谜?

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些大企业深陷舆论漩涡之中。为什么在很多常识性的问题上,大企业的认知和普通民众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为什么大企业的内斗那么复杂?

马云曾说过,“90%的人在埋怨宏观经济,但是90%倒下去的企业跟宏观经济一点关系都没有。”这话有点道理,但却又有点不太贴近现实。在当今局势下,宏观经济已经很明显的影响到了一批企业。而且,影响数量还不少。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倒台其实都是内部原因。

融客共享,企业内部内斗之谜?

内斗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一种“暗物质”,它是一种暗流,水面看似会兴风作浪。但是我们又无法绕开这个魔障,在企业经营中,内斗即便是残酷无比,即便是光风平浪静,冷不丁它就怪陆离,即便激烈如OFO内部决定权之争,让人惊心动魄,其实,都再正常不过。

02

1. 公司高层目标不一致,甚至各怀鬼胎: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所有企业管理,说到底都是目标管理”。许多时候企业乱成一团,都是目标不一致的结果,甚至各怀鬼胎。小张有小张的心思,小李有小李想法,每个人各怀鬼胎,公司就无法聚焦目标,也就无法共同发力。

李明轩老师认为,并不是有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2. 投资商的过分参与,或高管间注资较多者“居功自傲”:

无论是投资商对实际业务发展的过分参与,还是公司创立者间注资较多者的“居功”,都会导致投资商与高管,或高管之间的矛盾,使彼此间失去信任,从而引起内斗。

说个典型案例,当年朱啸虎向戴威施压,要求ofo与摩拜合并,但彼时的戴威坚信“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

而当时的合并正是由腾讯主导的,但戴威拱手将腾讯让给了摩拜,从此陷入了被动境地。因为一些交情,他相信了程维,但此时他对资本格外警惕。程维给戴威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的同时,获得了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权。这就是ofo失败后马化腾评价的“Veto Right”。

当时戴威将所有利益方一同拉入了泥潭,而他“随意”的决策让程维不满,他调整了对ofo的战略,利用手握的一票否决权,不断否决外来想要收购的资本方。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件事,如果OFO戴威有足够的权力控制滴滴这位投资商的过分参与,或许今天也不至于落到走头无路的地步。

融客共享,企业内部内斗之谜?

3. 不合理的管理办法:

正常人都看得出,对于企业而言,内耗百害而无一利,可有意思的是,国内的管理理念反而提倡内耗。有些企业提倡内部互相争斗,这些企业的老板有一种帝王情结,“臣子如不相斗,天子怎得安宁。”

企业老板们希望通过内部斗争促成员工间竞争意识,然而,这种模式除了本身附带的高成本外,并不利于员工成长。因为企业内部很多斗争往往并不如老板们所期望的表现在业务层面,反而是在暗处勾心斗角互相挖坑、设计陷害。

如果实在业务层面的良性竞争,那这种模式固然可以称得上成功。但实际上,现实中人性的丑陋一定会导致竞争力较弱一方采取“特殊”手段弥补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来而不往非礼也,君子赢不了小人,对付小人唯有比小人更小人。所以,最终会变成企业内部整天明争暗斗,荒废正业。

对此,李明轩老师曾提出,“我们向来认为‘争权夺利’不是一件好事情,往往以为‘办公室政治’或者‘阴谋诡计’,或者‘内斗’等等。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要从组织说起。”李明轩老师认为,组织管理其实就是“责任”与“权利”的管理。只有明确责任和权利,让责任与权力相匹配,组织才能够有效运行,才能够实现组织的目标。

4.老板运作的手段:

如果老板自身管理水平高,并不需要以权谋之术御下,又比较勤奋,深入一线核心业务,一线核心产品的公司,一般不会产生公司政治斗争。”但我想说的是,老板也分很多种,有的老板是想好好做产品/服务,有的不是。如果老板把包括在高管、员工在内的一切资源都当作其为自己赚钱的工具的话,这句话就不一定成立了。

03

历史永远不可能回头。企业一旦内讧必定斗争到底。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经营中存在着太多的争斗与无奈。每个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个赤裸裸的关于资本与欲望的故事,这种幕后故事和阴谋掩藏在商海大潮中,让局中人物身不由己,载沉载浮……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