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链体系与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关系?

码链体系是一个连接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桥梁。传统经济大家都非常清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或能体验到的产业。例如,在第三产业中有看电影、去餐馆吃饭,都是身心可以直接感受的过程。第二产业的加工业,生产出物质产品,无论是鞋还是汽车,人们都可以体验其使用价值。至于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民以食为天”,与人们生产生活更是戚戚相关。进入到21世纪,通过传统产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大体解决了民众的温饱和基本生存问题,完全饥寒交迫、衣不遮体的时代在世界的整体范围内变成非常少数的局部现象。

码链体系与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关系?

与传统经济不同,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数字经济是将所有的经济行为数字化和数据化。对于传统实体经济而言,也离不开数字,例如,产值、成本、利润、工资,向国家交税,都离不开数字的。

但是,这种数字不是数字经济的数字,为了说明这个差别,以音乐产品为例。原本的音乐传播,主要通过歌唱家的真实演唱会。歌唱家提供艺术服务,听众享受音乐艺术付款,所以,属于典型的第三产业。之后,通过录音设备制做了唱片、磁带,但是,其传播有限,在后来,CD引入了数码技术,只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无障碍传播。为什么?因为音乐产业实现了通过0和1的代码改造的数字化。电影和电视产品也是如此。也就是说,音乐、电影和电视产品,同时具备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特征。

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现在每一个人都处于既在传统经济中生活、生存、工作,也同时在数字经济中生活、生存与工作的状态。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完成从传统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转化?怎么能够使这个转化具有真实可信的基础?码链思想应运而生。或者说,没有码链也可以完成传统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转化,但是不能保证你从实体经济到数字经济转化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此,码链构成了新的经济基础。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现实生活运行不可能都通过每个人的“眼见为实”。以煤炭为例:一吨煤就是一吨煤,如果把一吨煤从这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证明一吨煤的存在,实在劳民伤财,于是需要把一吨煤变成以数据形态表示的煤。但是,怎么证明以数字体现的这吨煤是真实存在的?过去方法很多,但是,都有缺陷和漏洞。基于码链的“扫一扫”溯源功能不仅可以证明一吨煤存在的真实性,而且还可以证明这一吨煤的品种和质量。

现代经济是不断扩展的过程,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国家,从国家到全球,所有的物流和信息流都需要被证明。证明的方法不是把什么东西都运来运去,这是没有可能的。现在产生了一个技术,就是二维码“扫一扫”。基于码链架构的扫一扫是人类经济活动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扩展之后,减少相互信任和相互证明成本的唯一道路。

在未来日益复杂的世界,在难以对每个人都验明真身的情况下,数字身份彻底解决了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的问题。没有码链,当代世界的信任成本会无限增大。进一步说,码链就是将平行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没有这个桥梁,两者是没有办法平行和对接的。而今天全世界必须向数字化转型,没有码链体系作为基础架构这样的转型则或难以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