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养老院近期的“变”与“不变”……

长宁养老院近期的“变”与“不变”……

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多数年高体弱、免疫力低、自我防护能力不足,是疫情防控中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此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长宁区养老机构自1月26日起实行封闭式管理,暂停家属探望。两个多月来,老人们只能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和家属联系。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根据规定,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全区养老机构有序恢复家属探视服务。那么养老院情况如何?一起来看养老院的“变”与“不变”。

家属探望需预约

4月10日,在金福第三养老院,俞行富老人的女儿拿着大包小包前来探望,受疫情影响,往常每周都来看望老人的她和父亲已有两个多月没见面了。在探视现场,俞女士给父亲又是捏肩又是捶腿,87岁的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上次见面还是吃年夜饭的时候,知道能探视了很高兴,马上就预约了,探视时间虽短,但看到父亲脸色、气色都很好,我们就放心了。”

在享受亲情温暖的同时,养老院不忘各项防疫要求,登记核查、体温监测、安全消毒一样都不少。

金福第三养老院制定了标准化探视流程,为老人和家属保驾护航,“除了常规防疫措施,还要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带领前往探视。”院长陈华英介绍,探视仅开放上午9点到10点、下午3点到4点两个时间段,且每次探视仅限1名家属,陪同的家属只能在门口等候。

长宁养老院近期的“变”与“不变”……

长宁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则实行分类分级探视方案,鼓励自理型老人在户外进行探视,行动不便的老人将安排在会议室、活动室内探视,卧床老人限制人数在居室内探视。

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自3月24日起,全区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开始逐步解除封闭式管理,可采取预约等方式,通过“一码四定”操作法,即出示随身码绿码,按照指定时间、指定人数、指定路线、指定区域等要求开放探视,目前全区80%的养老机构已经结合自身情况有条件恢复探视等服务。

长宁养老院近期的“变”与“不变”……

除了恢复了有条件探视,养老院各项日常活动也在陆续恢复。画画、唱歌、做手指操、看电影……通过小范围的院内活动,老人们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的纾解,院方也会通过朋友圈将老人活动情况展示给家属,让他们放心。

防疫的弦绝不放松

“上周开放探访的通知一发,这周预约名额就满了。”陈华英说,家属们的探视意愿都十分强烈,一些没有预约上的家属还是会来养老院,院方会把老人送到院子里,隔着大门让双方见上一面,家属送的东西需要由工作人员在院外领取并经消毒后转交老人,“目前上海的境外输入压力依旧很大,家属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为了老人的安全,一切防疫工作仍要严格执行。”

虽然逐步解封了,但防疫这根弦,一点不敢松,这几天长宁各养老院的神经反而绷得更紧,院内每天的消毒通风、老人每天的体温监测等日常工作都落实得更严格。

长宁养老院近期的“变”与“不变”……

继续加强出入院人员管理,对申请返(入)院老人实行“先隔离后返院”。对患普通疾病赴医院就诊后需返院的老年人加强防护和医学观察。对护理员和工作人员,需经隔离观察满14天无异常后才能上岗。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等人员可进入养老机构指定区域开展服务。快递、外卖、送药以及不必要人员不进入养老机构,可在院门口进行物品交接。

长宁养老院近期的“变”与“不变”……

同时,各养老机构继续加强内部人员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和护理,密切关注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停止2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落实每日网上直报等制度,妥善做好机构内出现的发热人员的报告和处置。落实院内隔离场所设置保障,配置相应防护用品,配备必要生活和护理服务条件。

长宁养老院近期的“变”与“不变”……

此外,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等场所已采取预约限流、规划开放区域、控制人员密度等方式,逐步开放对外服务。社区长者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在做好各类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继续做好刚需老年人的上门送餐保障。截至3月底,居家养老助老员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助餐、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已回归。

每天300个预约位开放,8小时出核酸检测结果…长宁开足马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洋而雅”的愚园路,伴着春光复苏!

长宁又将新增一个“大型居民活动中心”!

抢先看!天山路这个地块将建造一处公共服务和商业、景观性场所

长宁这座“大型城市更新商业体”——光大安石虹桥中心复工啦!

记者、编辑丨长宁区融媒体中心 晁丹丹

长宁养老院近期的“变”与“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