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由智慧引出的“太初哲學”

1.智慧的來源

亞里士多德一生的事蹟,人們大多瞭解,他生於公元前384年,逝於公元前322年。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國的戰國時代,再具體一點大概是在孟子生活的年代。他是一個智者,他的哲學廣泛而且深邃;同時他也是一個學者,他在總結前人學說的基礎上,創立了龐大的哲學體系,從這兩點來看,亞里士多德一生能取得成就,都要歸功於他求知的慾望。

他說:“求知是人的天性,人們喜歡使用感覺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想要獲得知識,感覺是基礎,但感覺不能算作智慧,就像感覺能感受到火是熱的,卻不知道火為什麼是熱的。

而且,人有感覺,很多動物也有感覺。其中有一些動物能通過感覺產生記憶,另一些不能產生記憶,在這兩種動物中,有記憶的動物更善於學習。

動物面對各種現象時,都是憑著一定的記憶和經驗來生活,可人不一樣,人除了記憶和經驗以外還依靠理智和技術。所以,人們從感覺的記憶中獲得經驗,從經驗中獲得科學和技藝,也就更加接近智慧了。

亞里士多德:由智慧引出的“太初哲學”

2.智慧的幾個等級:

亞里士多德認為人和動物有這樣幾種生活方式:

  • 動物靠表象、記憶和經驗生活;
  • 一部分人靠經驗生活;
  • 還有一部分人有理論卻沒有經驗;
  • 還有一種人是有經驗也懂得理論——就是有技術的人。

這幾種分法中,有技術的人強於有經驗的人,有經驗的人又強於有理論而沒有經驗的人,而沒理論也沒有經驗的人只比動物強。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經驗只和個別的行為有關,知識、技術是關於普遍的規律。

在實際操作中,經驗和技術一樣重要,而且比理論重要。例如,醫生治療的不是人類全體,而是某個人。可以幫助瞭解人類全體的是理論知識,而醫治一個人時,靠的是經驗。假如醫生只懂理論,沒有經驗,那麼他也不能把看病看好。

知識與經驗的區別,主要在於是否能傳授:掌握技術的人能傳授給別人,而經驗是不能傳授的。所以,亞里士多德認為,知識是技術,它包含了經驗,技藝比經驗更接近智慧。有技藝的人之所以要強於只有經驗的人。是因為有經驗的人雖然知道做什麼,卻不知道原因。而有技藝的人不僅知道怎麼做,還知道原因。所以,技師比工匠更受尊敬,就是因為他們有經驗又有知識,他們更加富有智慧。

亞里士多德:由智慧引出的“太初哲學”

3.智慧是研究“第一原因”的知識

如何判斷人的智慧呢?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說法,知道普遍知識的人才知道一切事物,才算是有智慧的。因為知道了普遍的知識就表示人們明白了隱藏在事物背後最普遍的本質。而且普遍的知識也不容易學到,因為它和感覺相距最遠。

亞里士多德說:“一切事物最普遍的知識就是‘第一原因’”。那麼“第一原因”是怎麼來的呢?

《形而上學》第一卷中說:“探尋原因的知識很有必要,事物的各種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一個是本體,第二個是物質,第三個是變化的根源,最後一個是本善。”

所以,在亞里士多德的演講中,常提到的“第一原因”就是指事物的本原,並且在總體上是整個自然的最高本原。

亞里士多德認為研究“第一原因”的科學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列出了幾個原因:

一是研究“第一原因”的科學最確切,它包含個別具體事物的原因,這種知識最應該被知道;

二是研究“第一原因”的科學是所有科學中佔最主導地位的科學,和“從屬性科學”相比,它最具權威;

三是研究“第一原因”的科學以自身為依據,沒辦法通過別的事物來證明,它是證明其他事物的依據;

四是“第一原因”不屬於實踐科學,很多哲學家都不是從實際應用出發,而是由於好奇而開始哲學思考的。開始是對身邊的事物,然後是對更重大的事情產生疑問,像月亮、太陽等等。

亞里士多德:由智慧引出的“太初哲學”

4.對“第一原因”的解釋

事物的各種原因中,“第一原因”是事物存在的本原,也有說是本體的。對於世界萬物存在的本原是什麼,或者說對構成世界的基本材料是什麼的思考,在亞里士多德之前已經有很多哲學家給出瞭解答。

早期,大多數人認為,萬物的本原就是質料(物質),萬物由它構成,由它生成、毀滅,同時又歸於它。這些說法中質料是核心,它本身並不變化,只是它的表面由於各種力量的作用而發生變化。這些質料就是事物的元素和本原。哲學家們對這些本原和數量意見各不相同,形成了很多學派。

(1)自然哲學

泰勒斯(公元前624~約前554年)

泰勒斯是第一個提出“本原”疑問的哲學家,也是首個希臘哲學家,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愛奧尼亞學派,就是他創立的。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水。由於生命所需的許多自然事物都含有水分,所以他認為,水是世界最初的元素。水生萬物,且萬物也復歸於水。

他和早期的自然哲學家一樣,認為自然是有生命的,會活動的,也就是物活論。他雖然說世間萬物都源於水,但卻沒有闡述水生成萬物的過程。

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1年~約前547年)

泰勒斯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也有人說是同鄉)認為萬物的本原不是水,是“無限”。他同意泰勒斯萬物的本原是一種物質的觀點。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應該是一種永恆的存在,他稱之為“無限”。萬物源於無限,且復歸於無限。這個無限的物質,在運動中分離出實體,首先分出的是熱,然後是冷。

阿那克西美尼(公元前588~前524年)

阿那克西曼德的學生阿那克西美尼認為氣優先於水,氣是萬物的本原。他認為構成世界最基礎的質料是氣,世間萬物都由氣的聚合與離散而產生的。氣的聚合產生了水、土、石頭、雲和風,而火是氣被稀釋的產物。

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5~前475年)

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萬物的基礎質料,無論是靈魂還是有機體,本質上都是火。宇宙一直都在運動與變化是赫拉克利特的核心思想。“一個人不能兩次邁入同一條河流”,就是他的名言。

恩培多克勒(公元前495年~約前435年)

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四根說,他認為構成世界的本原,分別是土、水、火、氣四種物質,這四種物質是天地自然升成,永恆不變,亙古不滅,充斥於世界中的。它們互相聚合,生成物體,分離時物體就消亡。造成聚合和分離的原因有兩種,就是愛和恨,或者說吸引和排斥。

古希臘這一時期的自然哲學家對事物本原的思考,都是以物質為基礎,屬於唯物論。同時他們對事物本原的解釋都很簡略,可以說是漏洞百出,但這是當時科學水平所限。

亞里士多德:由智慧引出的“太初哲學”

(2)數學派

之前的哲學家都認為構成世界的基質是一種確定的實體,比如,水、氣、火、土等等這些元素。而畢達哥拉斯學派則認為是形式。

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70年~前490年)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是構成萬物的本原。它是一種實際存在,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數的一種具體體現。他們通過研究數的特徵來研究事物的特徵。比如,從對數的分類,畢達哥拉斯學派列舉出了十大對立關係:有限和無限,奇和偶,一和多,左和右,男和女,動和靜,曲和直,光和暗,善和惡,長方和正方。

整個物質世界的基礎就是數的單元。點、線、面、體就是一元、二元、三元和四元。數的點線面是真實存在的,不依賴物質,這些空間的形式就是物體產生的動因與根源,而數則是所有這些形式的根源。

亞里士多德:由智慧引出的“太初哲學”

(3)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

蘇格拉底忙於倫理問題,並沒關注整體的自然。他希望在倫理問題中尋求普遍,並且首次集中對事物定義。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柏拉圖接受了蘇格拉底的教誨,他認為定義問題只與非可感事物相關,與可感的事物沒有關係。柏拉圖把非感性的事物稱為理念,認為可感事物必須靠非可感事物來命名。

關於事物的本原,柏拉圖提出了“分有”概念:認為首先存在一個理想的“相型”,現實中的事物必須“分有”(可理解為“臨摹”)這個相型的特性才能存在。(如圓形的東西,相型為理想的圓,它們分有圓的特性才能存在,只是它們的程度不如本原的圓)。

事物出自質料,形式只生成一次。例如,一塊質料只能生成一個桌子,而一個人卻可以做很多桌子。

柏拉圖認為,作為質料,大和小是世界的本原,它們作為本質的現實就是一。本原來自大小,對“一”進行“分有”,並且產生了數。柏拉圖與畢達哥拉斯學派不同的地方,是他設定了一個二,從大和小中構建出了無限,而不是把無限作為一。

柏拉圖和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另一個不同點是,他認為數目可以存在於可感事物之外。而畢達哥拉斯學派說事物自身就是數。

在亞里士多德之前,有的人認為存在一種本原,有的人認為存在多個本原。但它們都認為本原是有質料的。在有關本質的問題上,他們開始討論並下定義,但是把質料講的太簡單了。而且很多問題混亂模糊,亞里士多德在總結的基礎上又重新梳理了這些問題,並嘗試著進行解答。這部分內容也就成了亞里士多德思想智慧的重要部分。亞里士多德的這些哲學手稿傳到我們國家,它的翻譯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形而上學”。

亞里士多德:由智慧引出的“太初哲學”

上面的內容是我整理《形而上學》第一卷而寫的,之前看過很多類似的文章,把《形而上學》第一卷的內容下結論說成——這就是“形而上學”。其實形而上學是一個體系,如果嚴格來說,這部分內容只是《形而上學》的總綱。亞里士多德用了十四卷羊皮紙闡釋了世間萬物的存在和變化的問題,除了這一卷還有很多內容。亞里士多德寫完《形而上學》後,命名為metaphysics,翻譯過來就是物理學之後,並且稱之為“太初哲學”或第一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