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朱耷《仿倪山水》鉴赏

清 朱耷《仿倪山水》鉴赏

朱耷(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谱名统托[quàn,上林下金],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刃庵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清 朱耷《仿倪山水》鉴赏

清 八大山人 仿倪山水

《仿倪山水》是八大极为稀见的设色山水作品之一。根据前人研究论证,人们普遍的认识是,八大的山水画以水墨为主,设色作品多是偶一为之。这其实也跟他的出身直接相关。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所受特别的教育与影响,明亡后,八大山人自认为不过是寄居在别人的江山里,尽管实际上这江山还是以前的江山,但在他眼里却已不是自己们的江山、早已失却了颜色,他不可能有那种热情用自己的艺术去为一副完全不相干的江山作写照。故此,人们在八大的作品全集中,很少能找到设色的巨幅山水作品。

清 朱耷《仿倪山水》鉴赏

清 朱耷《仿倪山水》鉴赏

不过,《仿倪山水》最重要的艺术意义还不在此。尽管《仿倪山水》以仿倪的面貌呈现,是八大山人极为稀少的以仿倪为名的山水作品,画面别有一种倪云林式的淡泊、宁静,但仍然非常鲜明地编织进了八大山人独特的山水情感体验,融入了他的招牌式的冷寂、枯索和苍凉。

清 朱耷《仿倪山水》鉴赏

《仿倪山水》将云林招牌式的“三段式”发展成“五段式”,一带纵向而平远萧索的山峦被分割成三段,近处的两段都点缀着荒寒的孤村、枯寂的疏林、离索的乱石;中间留白成横向的远近两条水系,寂寞流过,远端的水系大片留白,只在一角缀以两叶风帆,不仅暗示水系的位置,更以其极动之势反衬画面前段孤村、枯树、乱石的极静。三段山峦、两段水系,两两呼应,截取任何三段都可称一幅完满的云林山水,却又穷极变化,令人展轴之下,乍觉平静淡远,细赏之下,又觉愁绪万端、凄凉莫名,正如郑板桥所谓“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清 朱耷《仿倪山水》鉴赏

清 朱耷《仿倪山水》鉴赏

清 朱耷《仿倪山水》鉴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