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扔東西,扔出去的不是淘氣,是新本領

小天在九個月大的時候會拿一些小東西了,就開始喜歡扔東西,不管是他喜歡的小玩具抑或是喝水的小杯子等,只要是他任何能夠抓起來的東西,他就要抓起來扔的遠遠的,並且看到被他丟遠的東西,他就會露出高興的表情。

反覆扔東西,扔出去的不是淘氣,是新本領

小天的爸媽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糾正他的這個問題,但是不管大人說多少遍,小天還是對於手中的東西習慣性的扔向遠處。有時候,小天的父母也多次向其他家長求教,可是才知道幾乎每一個家裡都會出現反覆扔東西的現象,並且每一位家長都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毫無辦法。

每個家長都會經歷孩子反覆扔東西這個階段的階段,孩子在大約八九個月大的時候,他們能夠開始慢慢駕馭自己的身體,這時候的他們就開始學會搗蛋,把桌子上,櫃子裡的東西到處亂丟。

反覆扔東西,扔出去的不是淘氣,是新本領

更讓人頭痛的是,家長對於他們這種行為完全無計可施。不管家長此時是細心的教導還是嚴厲的批評,都不會影響孩子亂扔東西的行為。這讓無數家長都感到頭疼不已。其實孩子反覆扔東西讓家長感到十分不悅,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是他們的成長,他們會感到開心。

反覆扔東西,扔出去的不是淘氣,是新本領

很多孩子在滿1週歲前就會慢慢學會扔東西的技能,這時候的他們開始懂得用手抓東西,他們就會發現物體掉的地上是怎麼樣的,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他們就開始一次次把手上的物體扔到地上。

所以,很多家長想盡各種辦法不要孩子亂扔東西,但其實這種做法減緩孩子大腦發育,對他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在這個年齡段孩子會通過反覆練習扔東西而掌握某些新的技能。那麼,反覆扔東西能夠讓孩子瞭解到什麼呢?

1、感受到空間感。扔東西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空間感,當孩子扔出一件他們不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這個東西並不會因為他扔出去了而消失不見,而是出現在另外一個離他更遠的地方,這種現象讓孩子感受到空間感的存在,而且不斷扔東西可以讓他感受到扔出的力度大小和落腳點遠近的關係。

反覆扔東西,扔出去的不是淘氣,是新本領

2、瞭解自己跟生活的連接。一般情況下,1週歲左右的孩子都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並且還比較強烈。當他們 扔出一個小東西后,父母會去撿起他們扔出的東西,他們會發現自己的行為會引起父母的另外一種行為,或者自己扔出了某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會失去了效力,下一次無法使用了等……他就會慢慢意識到,自己和父母、生活存在著連接。

3、認識各樣事物。孩子扔出某個東西,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更好的瞭解這個物品。他們不會像成年人一樣,通過仔細呵護,然後細細研究來了解一個物品。孩子想要了解一個物品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將其扔出去,然後看這個物品是重重地砸在地上還是輕飄飄地扔不出去;落地聲音是很響還是沒有任何聲音……

既然孩子可以通過扔東西得到成長,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孩子扔東西這個行為呢?能夠正確打開孩子亂扔東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首先要能夠理解這種行為的初衷,解決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一些了:

1)滿足孩子的願望

知道了扔東西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的,家長就不需要刻意的去阻止。每一位家長都不想家裡被弄的亂七八糟,更害怕孩子傷害到自己。

反覆扔東西,扔出去的不是淘氣,是新本領

所以,在孩子一開始有扔東西的意識時,家長就需要把孩子扔東西的範圍設定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比如說,家長需要把貴重易碎的物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安全區,鎖起你的重要抽屜。同時,家長們可以將一些孩子可以扔的安全物品放在他們可以接觸到的地方,這樣既可以滿足孩子通過扔東西成長,又可以減少他們受到傷害。

2)與孩子一起扔

既然孩子的成長都要經歷扔東西,那家長可以通過“扔東西”和孩子一起進行一個親子活動。比如說,給孩子準備一個大大的盒子,裡面放一些小皮球,小紙團,小玩具等;或者是準備一些小沙包,跟孩子比賽誰能夠扔得更遠……通過這樣的親子活動,孩子不僅能夠成長,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反覆扔東西,扔出去的不是淘氣,是新本領

3)與孩子一起整理房間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喜歡呆在亂糟糟的環境中,所以他們不會在乎身邊的環境。其實不管是什麼人,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他們都喜歡整潔乾淨的環境。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玩完玩具後,不要著急,耐心地帶著孩子一起收拾房間,收拾起自己的小玩具。

當孩子看到自己收拾好的玩具後,看見整齊的房間,他們更加會有成就感,從而從小建立起愛乾淨的習慣。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幫助,成長中的很多行為,家長都不要擅自去阻止,首先要了解他們這樣做的意圖,然後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和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