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化訓練風氣盛行之前 健身房流傳的都市傳說有幾個能信?

今天給大家來說一說國外健身圈子裡流傳的一些訓練法則,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 分享並關注哦。


國外健身房流傳著一些都市傳說,這些傳說來自於前人的傳承經驗與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一些道聽途說的知識。

在科學化訓練風氣盛行之前 健身房流傳的都市傳說有幾個能信?


在科學化健身訓練興盛起來之前,老一輩人通過這些訓練法則練出了相當不錯的身材,但是今天就跟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這些沒有科學依據的訓練法則是不可靠的,為什麼科學訓練法有它不可代替的地方。

讓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比如一個肌群一週要訓練幾次才能得到增長?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科學研究提出一個肌群的增長你通常一週要訓練10次或者以上,練更多可能長更多,但是沒有證實一個上限,也沒有研究出疲勞的上限。

在科學化訓練風氣盛行之前 健身房流傳的都市傳說有幾個能信?

一週部位練到2次以上


但是以前的人的訓練計劃是這樣的,他們習慣每天只練一塊核心肌肉,如週一練胸、週二練腿、週三那咱就練腿了,至於手臂和肩膀就另外找一天。


在科學化訓練風氣盛行之前 健身房流傳的都市傳說有幾個能信?

傳統健美觀念

不管是用傳統的練法還是現代的練法,每次去健身房都練全身,根據訓練年限,體質,營養攝取,每個人都會得到不同的肌肉增長的效果。

通過運動科學研究,會把所有人的增肌成果平均起來,並以統計的方式比較兩者之間的差距。


在科學化訓練風氣盛行之前 健身房流傳的都市傳說有幾個能信?


在科學化訓練風氣盛行之前 健身房流傳的都市傳說有幾個能信?

左(一週練一次) 右(一週練兩次)

最後得出結論,一個肌群一週最好練兩次或以上才能達到最好的肌肥大的效果。

當然科學健身也不是沒有缺點的,但它可以告訴我們對大部分人最好的練法。

如果把兩種練法隨機抽出一個人來比較的話,卻可能得出相反的結論。就好像健身房裡阿德和阿慶用不同的方法鍛鍊,旁邊的杜老闆竊竊私語說,阿德的手臂比較粗,他每個禮拜肌群才練一次,他的練法一定是比較有效的,可是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兩個的差距呢,是因為他們的練法不同?會不會阿德用阿慶的練法手臂會變得更粗,還是阿德鍛鍊的年份比較長或者他的先天基因太好了?甚至他會不會用了科技?

沒有科學研究幫助我們控制基因,而且客觀地測量兩種練法的效果。

健身房的這些流言其實很容易誤導別人,就好像讀書時每個學校裡都會有一個學霸說自己平時聽聽課就好了,下了課照樣談戀愛打遊戲,期末考試考第一,旁邊的同學聽到了這個故事回家告訴自己爸媽我只要聽聽課就好了,反正別人也這樣,結果自己倒數第一。有些人靠著自己的優秀的理解能力,不需要多認真就能考第一,但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所以通過這個例子大家應該心裡有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