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保衛戰,出手要極快

最近三股力量交替博弈,容易混淆,逐一來看。

一股是不斷上升的企業休克風險和大比例裁員,或者不發工資隱性失業,人們的焦慮度開始上升到頂點,並且傳導至中上階層。

二股是向好因素的累積,這是個默默產生的。人們的恐懼在減少,活動半徑在增加,努力程度在增加,這都是是好事,價值在積累。只要沒有根子壞,恰好是解決歷史問題,刮骨療毒的好時機。總體,不利因素在逐漸收窄。

三是,割肉去槓槓,和吃肉佈局資產。短期出現一個資產底,對於大玩家來說,是佈局資產的絕好時機。政府加槓槓,居民和企業部門去槓槓。這又是一個財富重新分配的時期,對於一直比較健康的大戶,特麼爽了。

最高會議,一直保持了極大的定力和耐力,估計要掌控足夠多的信息,才決策放招。417會議,六保,積極財政更積極,穩健貨幣更靈活,擴內需,加投資,這些都是應有之義。上層決策了,就看底下的社會動員,能否也像抗疫一樣,打一個經濟攻堅戰,這是大看點。

現在這些方針,及時精準。關鍵在於,要快,再快,不能再等了。

專項國債、地方債要快速走完流程,最快的是財政部代國債,向央行和大行直接發行。國債保社會大底,地方債這次就針對企業最直接,抒困,撒胡椒麵,雨露均霑,基本上大家都是串聯的,一通都通了。

公共消費,公共人物,媒體人抓緊走進實體商業,加大曝光度,解除人們的隱憂,再別唱衰了,電商外,shoppingMall、社區商業、批發市場得儘快起來。城市發券,必須的,大家消費本來都是剛性的,尤其是服務。農村直接按人頭髮錢吧,更管用。

新基建,老基建,不爭那個名字,其實都缺的很,政府國資加槓槓吧,大的城市圈及核心城市的升級,邏輯都沒問題,十幾個超級都市看來是未來主旋律,投資收益率不會差的,公共投資一定收得回來。

這個經濟保衛戰,大家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外貿的問題,辦法不多,先把內循環搞起來,企業瘦身活血,人員再配置,週轉加快,供給加大,這些也是刮骨療毒,沒有太多辦法的事情。

下來,估計大概率,就是利率降,預期收益率也降,人勤快度加快,通縮,也不是壞事。

其實人抖擻幾圈,精神和身體都補補鈣,調整下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拓寬下自己的利潤表和商業模式,福祉提升,成長加快,也對的起經受這麼一場疫情的折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