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人,疫情速报来了


4月2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例,其中6例为境外输入病例,4例为本土病例(黑龙江3例,广东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6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24人,重症病例减少15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793例(含重症病例37例),现有疑似病例16例。累计确诊病例161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23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4月2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959例(其中重症病例6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72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798例,现有疑似病例20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28049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429人。


湖北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8例(武汉28例),无新增死亡病例,现有确诊病例69例(武汉69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武汉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3547例(武汉46395例),累计死亡病例4512例(武汉3869例),累计确诊病例68128例(武汉50333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7例,其中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3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1例(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984例(境外输入166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0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33例(出院678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26例),台湾地区426例(出院236例,死亡6例)。


河南最新疫情通报

2020年4月22日0时-24时,我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截至4月22日24时,我省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273例,其中死亡病例22例,出院病例1251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全部出院。


自1月21日起,我省已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0180人,4月22日解除观察12人,目前有20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截至4月22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例。



专家警告新冠疫情或二次暴发:比第一波后果严重

《今日美国报》网站4月19日刊登题为《第二波新冠病毒将于何时袭来?会是什么样的?》的报道称,在第一波新冠疫情结束前,科学家就已经在担心第二波疫情。专家指出,

在疫苗出现前,很可能会有第二甚至第三波疫情。现将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尽管新冠疫情可怕的第一阶段尚未结束,科学家已经在担忧第二波了。


它可能会造成比第一阶段更严重的后果,导致数以万计民众丧生——这些人在首波疫情期间做得太好,以至于对这种病毒而言,他们没有多少免疫力。或者,可能仅仅是略有增加,因为已有多人感染而没有表现出症状,因此,实际免疫率可能高于目前的认识。


无法预测,因为还有这么多关键信息缺失。


得过新冠肺炎的人是否有免疫力?这种免疫力能存在多久?这种病毒会像流感和普通感冒一样,在较冷月份达到峰值,在较温暖月份减弱吗?其致命道路是否无论天气如何都不会受阻?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下属负责管理疫苗的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的主任彼得·马克斯说,除非有疫苗,否则,“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第二波甚至第三波(暴发)并非不可能”。


会多次感染新冠病毒吗?


浮现在每个医生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都是,得过新冠肺炎的人是否具有免疫力,如果是的话,这种免疫力能持续多久。得过腮腺炎的人终生免疫。不同种类的冠状病毒导致的普通感冒带来的免疫力会在一年内减弱,差异很大。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的疾病,因此没有关于其存活者免疫力的可靠数据。但鉴于这种疾病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其他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具有相似之处,预计它至少会带来一定的免疫力。


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已有这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很可能还有更多人感染这种病毒,但因为没有症状而不知情。这两个群体可能都有一定免疫力。


▲【参考视频】世卫组织总干事警告:各国若不团结 全球或迎来“最糟糕时刻”


@焦作人,疫情速报来了


新冠病毒夏季会消失吗?


另一个因素是,病毒在较冷、较干燥的天气中是否存活较久。这正是流感在冬季较常见的原因,因为在冬季,其病毒存活时间较长,人们待在室内、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的可能性也较大。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动态研究中心流行病学教授迈克尔·米纳说:“我们真的不知道,它是否会在人们开始重新出门后卷土重来,也不知道气候变暖是否真的会帮助我们脱困。”


@焦作人,疫情速报来了


我们的行为方式很重要


专家说,我们的行为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随后数波疫情的规模和严重程度。保持警惕、勤洗手、继续保持社交距离以及在公共场合戴口罩都是有好处的。


再加上加强监控以及进行普遍检测,第二波疫情的规模小于第一波的可能性就能提高。


在学校和经营场所量体温——就像亚洲人现在所做的——也能有所帮助。


专家们说,警惕性将是关键。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教授威廉·哈内奇说:“没有人能断言,什么时候就安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