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持之以恆倡導讀書 成就全民閱讀“領讀者”

最美人間四月天。今天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的第25個世界讀書日,我市閱讀活動在線上線下蓬勃開展,抖落滿城書香。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卻更讓人們確定了閱讀的價值。在武漢,方艙醫院中的“讀書哥”因一張臥榻病床上讀書的照片走紅;國內圖書銷售市場的數據表明,疫情宅家期間,更多人重新拾起了大部頭;而移動閱讀軟件則統計出,疫情期間用戶比此前每個月平均多讀了1.1本書……

在深圳,閱讀同樣不會缺席人們的生活。3月底各個圖書館恢復開館後,每天開館前圖書館門口的長龍再次出現,讀者們戴著口罩、相隔一米排起長隊,這成了深圳這座“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招牌畫面。

更讓人驚喜的是,深圳“真金白銀”將全民閱讀落到實處,世界讀書日當天,深圳首次面向市民發放共計10萬張購書現金抵扣券,不僅倡導市民讀書,更為市民“送書”。

於無聲之中滋潤心靈,用高貴堅持引領先行,深圳以智慧與情懷,持之以恆推動全民閱讀,讓城市的每扇窗戶都透著閱讀的燈光,照亮內心,指向未來。

深圳持之以恆倡導讀書 成就全民閱讀“領讀者”


新載體,打造數字閱讀的先鋒之城

最近,深圳圖書館的後臺捕捉到了這樣一組數據:1月24日以來,讀者館外訪問數字資源近31萬人次,與2019年同期相比上漲21.4%;館外下載資源流量達296萬兆,同比上漲53.7%。3月15日深圳圖書館“數字閱讀館”推出至今,讀者訪問量近25萬人次,資源訪問量達142萬人次,頗受讀者歡迎。

受益於深圳在數字閱讀多年來的大力經營,雖然深圳的圖書館和書城經歷了史上最長的閉館期,但讀者享受的公共閱讀服務得以在雲端繼續。

近幾年來,移動互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滲透,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閱讀的新載體、新手段層出不窮。深圳因時而動,充分發揮作為高新技術先鋒城市的先發優勢,嘗試運用新媒體、數字化產品促進全民閱讀,不斷推動閱讀載體創新。

自2015年起,深圳讀書月專設“互聯網+”板塊,扶持、推廣和運用有利於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技術創新,提升全民閱讀數字化的新水平:“手機閱讀季”連續向市民讀者免費派送數字閱讀禮包;深圳打造了國內第一家“全民閱讀網”,網絡文學原創大賽,數字圖書送青工,有聲閱讀生態大會等活動,大力推廣手機閱讀、網絡閱讀、電子書閱讀等多種方式;雲書城、全民閱讀APP、掌上書城APP、智慧書城等為代表的“數字書城”項目,讓讀書有了更多便利的載體。

閱讀永恆,載體創新。數據顯示,當前深圳居民平均每日數字化閱讀時長達88.54分鐘。去年,深圳發佈的2018年全民閱讀發展報告指出,當年深圳成年居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96%,遠遠高於全國73%的數字化閱讀率;而深圳成年居民人均電子圖書閱讀量為11.21本,也遠高於2018年成年國民人均3.12本電子書閱讀量。

有聲書也成為了許多人讀書的重要選項。根據音頻平臺喜馬拉雅對深圳地區用戶的數據統計,今年春節後的兩個月裡,深圳用戶較去年同期月活躍用戶增長13.5%。有聲書、兒童、人文等是深圳用戶收聽數量最多的門類。

2016年至2018年,深圳連續三屆獲評“中國十大數字閱讀城市”,並在2018年位列城市數字閱讀指數排行榜榜首。去年底,深圳發佈的2018-2019年度數字閱讀報告顯示,全市數字閱讀用戶規模接近1856.30萬人,在全國排名第二。

深圳持之以恆倡導讀書 成就全民閱讀“領讀者”


新陣地,構築市民精神高地

市民楊亞迪經常在各地出差,但只要坪山圖書館有講座,就會乘坐高鐵第一時間趕來。“這裡不僅有書香,還可以與諸多大師名家面對面交流,充滿濃厚的人文關懷。”

屹立在公園湖畔,外形像一本翻開的書,開館一年來,由著名學者周國平任首任館長的坪山圖書館以新銳姿態活躍在深圳人的文化生活中。去年裡,圖書館已開展各類閱讀推廣活動372場,吸引了6.3萬人次讀者。

一個個新的閱讀場館,如熠熠星光,點亮著這座城市的精神家園。去年12月31日,擁有20萬種、70萬冊圖書的深圳第6座書城——深圳書城龍華城正式開業。龍華書城被稱為深圳書城轉型升級、迭代打造的新一代“美學書城”,為讀者帶去高品位美學化閱讀體驗。

如今,深圳已擁有7座一萬平方米以上的超級書城,673家公共圖書館,700多家實體書店。其中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銷售額前10名的書城,深圳佔兩家。二十多年來,深圳人均購書量保持全國領先。

多年來,深圳以閱讀為抓手,有效調配文化資源,推動實在、惠民的文化工程與閱讀活動。全覆蓋、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文化活動、享受文化成果的權利。

“你們把城市中軸線給了‘書’,了不起!”去年讀書月期間,在深參加全國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的各地代表們參觀了深圳的文化設施,他們登上深圳圖書館和中心書城之間的連廊平臺上,眺望城市徐徐舒展的寬闊畫卷,不覺連聲讚歎。

這座城市從不吝惜對文化建設和全民閱讀的支持。依照《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規劃,未來幾年,深圳將基本形成“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格局,全市十區(新區)將建成10座書城、100個書吧,書城書吧將成為深圳人身邊的“文化客廳”。

在去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深圳在城市閱讀指數、城市個人閱讀指數、城市公共閱讀服務指數三項榜單上均位居首位,被評價為“全民閱讀活動開展最早、活動影響力最大、活動效果最好的代表性城市”。

深圳持之以恆倡導讀書 成就全民閱讀“領讀者”


新閱讀,描摹城市人文風景

在梅山中學初一的網絡授課上,語文老師柏華給同學們佈置了閱讀作業,最近讀的是李娟《遙遠的向日葵地》,同學們紛紛交來了名家名作的讀後感、點評或仿寫,不少同學最近一直堅持在群裡發自己的朗讀音頻,還有人當起了主播,與大家分享他們的讀書體會。

從校園到家庭、從企業到工廠、從社區到商場,都可以成為閱讀的空間。在深圳,星羅棋佈在各個社區街道的公共圖書館、零門檻即可申辦的全城通用借書證、便利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保障了市民的文化權利;而各領域各機構組織的閱讀組織、充滿了創新活力的公眾閱讀活動,則讓這座城市一年四季,書香飄溢。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活動,深圳除了發放購書券之外,深圳圖書館的“共讀半小時”活動將開啟AR閱讀會場,並首次連線湖北省的圖書館和共讀點;深圳書城將邀請文化名家雲端薦書,還將招募“小小閱讀推廣人”;少兒圖書館開展粵港澳線上閱讀推廣活動,增進各地少兒之間的文化交流……從每年世界讀書日的繽紛閱讀大餐、舉辦了二十屆的深圳讀書月,到近兩年來開啟的深圳書展,這座“愛閱之城”的閱讀品牌深耕城市,並在不斷創新中向上生長。

在深圳,4月23日不僅是世界讀書日,還是立法規定的深圳市未成年人讀書日。深圳活躍著100多家民間閱讀組織,深圳讀書會、後院讀書會、三葉草故事家族、彩虹花公益小書房……其中大部分是由“故事爸爸”“故事媽媽”們組成的親子閱讀機構。

疫情期間,“閱芽計劃”的工作人員更加忙碌了。深圳婦聯、愛閱公益基金會等多個單位聯合發起“閱芽計劃”,全國首家向0-6歲兒童免費發放“閱芽包”,為深圳家庭送去早期閱讀的大禮包。最近這段時間,“閱芽包”改為快遞發送到各家各戶,鼓勵各個家庭開展親子閱讀。

深圳還開創了全國首個由政府牽頭組織的“閱讀推廣人”培育計劃。“閱讀推廣人”向公眾傳播閱讀理念,在全市撒播“讀書種子”,提升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自深圳市首屆閱讀推廣人培訓開展至今,經過專業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的閱讀推廣人已達174人。

在國務院參事、作家張抗抗看來,深圳在建城之初,就植入了“熱愛閱讀”和“崇尚文化”的基因,深圳很早就有了“文化自覺”。“深圳人用創新的辦法,讓閱讀這件務虛的事情落到實處。”作家池莉在深圳也有類似的表達:“深圳的創新能力,讓這座城市的閱讀生活充滿活力。”

精緻的閱讀空間、優質的閱讀服務、智能化的閱讀設施、高素質的閱讀人群、創新整合的閱讀資源,營造出現代城市的美好公共文化生活。如今,閱讀已成為深圳的一個重要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為這座青春之城注入優雅沉靜的詩書之氣,並不斷激發起城市的活力與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