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曾欲立武家內侄為接班人,看狄仁傑如何反駁致其作罷

公元700年,叱吒風雲的女皇帝武則天(624—705年)已經76歲。儘管已經76歲高齡,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女皇,仍然在盡情享受著自己美滿的“青春”。

女皇武則天曾欲立武家內侄為接班人,看狄仁傑如何反駁致其作罷

雖年年事已高,但她仍然日理萬機,精力充沛,“政由己出,明察善斷”,對於自己的身體和青春,她也有著異乎常人的渴求。一方面,她私養男寵,對於男色的縱情享受;另一方面,任用酷吏和心腹,加強專制和集權。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表現得非常強悍和睿智。

但是,畢竟是歲月不饒人。帝國的接班人究竟選誰,一直在困擾著她。

女皇武則天曾欲立武家內侄為接班人,看狄仁傑如何反駁致其作罷

晚年武則天,仍然精力充沛,日理萬機。

起初,她想立自己的侄子武承嗣為皇嗣,但武承嗣殘暴、好色,後來又鬱郁不得志,提前死去。於是,武則天又想立她的另外一個侄子武三思為皇嗣。

有一次,武則天直接就此事諮詢宰相們的意見,沒有人敢說話。只有狄仁傑挺身而出說,

“臣觀天人未厭唐德”,還是要立李唐之後,況且梁王武三思只是你的侄子,而廬陵王李顯(被廢的唐中宗)、皇嗣李旦(被廢的唐睿宗)卻是您的親生兒子,姑侄與母子相比,哪個更親呢?

女皇武則天曾欲立武家內侄為接班人,看狄仁傑如何反駁致其作罷

狄仁傑劇照

對於武則天來說,她親自革去李唐王朝的命,所以選一個姓武的還是姓李的血親來做帝國的接班人,一直是讓她非常困惑的問題。

但在這個關係帝國傳承的根本問題上,狄仁傑等大臣始終堅持奏請立李唐後裔為後。看到人心所向後,武則天不得不下定了決心。

自從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後,武則天幾乎將李唐皇室的潛在繼承人都斬盡殺絕。

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共有8個兒子,其中4個為李治與其他妃嬪所生,4個為武則天所生——對於非親生的唐高宗的皇子,除了許王李孝早亡外,太子李忠、澤王李上金、雍王李素節均全部被武則天迫害致死。

不僅如此,為奪取帝位,她又下令毒死了覺得礙事的親生兒子、太子李弘,並逼令自己的二兒子、太子李賢自殺。

李治去世後,她剩下的兩個親生兒子,三兒子唐中宗李顯先是當了一個多月皇帝,便被她貶斥到房州(今湖北房縣);小兒子唐睿宗李旦在當了六年傀儡皇帝后,最終也被她親手拉下馬,名義上雖為皇嗣,但始終被她母親軟禁監視。

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派人將當初被她親手廢黜的親生兒子、後來從皇帝被降格成廬陵王的李顯接回洛陽城中。然後,她把李顯藏在簾幕後面,召喚狄仁傑等人前來。

武則天對狄仁傑說,你此前說的立誰為皇嗣的事情,你現在再說一遍,如果符合我的心意,我就成全你們;如果不符合我的心意,立馬就叫你們死在這裡!

狄仁傑並未被嚇倒,仍然堅持請立廬陵王李顯為皇嗣。

說到激動處,狄仁傑淚流滿面,“言發涕流”。這使得在這件事上一直猶豫不決的武則天也受到感染,流下了眼淚。

隨後,她命令手下拉開簾幕,叫出廬陵王李顯,對著狄仁傑說:

還卿儲君!


武則天撫摸著狄仁傑的後背,淚流滿面地說:

你不是朕的臣子,你是大唐的社稷之臣。


在最愛君看來,武則天想要進行女性的皇權革命,最終卻發現,還是輸給男權社會的汪洋大海。

李顯被接回洛陽後,重新被立為皇嗣。而李旦則讓出皇嗣,做起了自己的相王。

但武則天仍然不願意讓出權力。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81歲的武則天身染重病,居住在洛陽宮中長生殿。當時,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都很難見到武則天本人,而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卻日夜陪在女皇身邊,這使得洛陽城中人心惶惶,謠言四起,都說“張易之兄弟要反”。

眼看女皇病重,而太子、宰相卻難以近身,張柬之毅然聯合桓彥範、敬暉、李湛等人,推舉太子李顯發動政變,並揮兵進宮殺死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然後包圍了武則天居住的長生殿。

聽到消息,武則天猛然驚起,說:“是誰作亂?”

當聽說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殺後,武則天盯著懦弱膽怯的太子李顯說:“這兩小子已經被殺了,你可以回東宮去了。”

長期處於母親高壓下的李顯被嚇得不輕,這時,還是桓彥範說了一句:“太子怎麼能回去?太子久居東宮,群臣都沒有忘記太宗(指李世民)、天皇(指唐高宗李治)的恩德,還請陛下傳位太子,以順天人之望!”

聽到這一席話後,武則天躺下來,“翻身而臥”,不再說話。

女皇武則天曾欲立武家內侄為接班人,看狄仁傑如何反駁致其作罷

被奪去帝位的武則天,迅速衰老下去。

政變後第三天,武則天最終下詔傳位於太子。次日,李顯重新即位,這就是第二次當上皇帝的唐中宗。

此後,唐中宗李顯每隔十天,就去看望一次武則天。失去了皇位的武則天,精神狀態迅速惡化。以往那個雖然年老,但卻容顏煥發、天威逼人,連子女和左右大臣都“不覺其衰”的一代女皇,迅速變得“形容羸悴”,這使得李顯剛開始,被嚇了一大跳。

神龍政變後十個月,困居洛陽的武則天,在鬱鬱寡歡中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臨死前,武則天讓兒子削去她的帝號,從“天冊金輪聖神皇帝”,改稱為“則天大聖皇后”。她留下遺囑吩咐,將當初被她迫害致死的王皇后、蕭淑妃,以及大臣褚遂良、韓瑗的家人從奴隸恢復為自由身。

最終,她選擇告別帝位的稱號,改而以唐太宗的兒媳婦、唐高宗的皇后之名義,請求與唐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

她死後,乾陵前豎立起了一座高大聳峙的無字碑。

女皇武則天曾欲立武家內侄為接班人,看狄仁傑如何反駁致其作罷

乾陵前無字碑,武則天一生功過任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