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欧美汽车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有多大,相比中国汽车市场如何呢?

该公司旗下的品牌:大众,奥迪,西雅特,斯柯达四大品牌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约为24.5%,然而19年全年销量仅为3866779台;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比虽然不足20%,不过同期销量却超过了400万台。由此可见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认可度高于整个欧洲市场,对于大众汽车比较排斥的北美市场自然没有可比性,那么这一外国汽车品牌有什么理由能在异域成为热门呢?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品质?别开玩笑了

大众汽车曾经标榜的是车辆品质,关键词有这样几组。

  • 工匠精神
  • 性能汽车
  • 安全可靠
  • 设计精美
  • 品质优良

然而这些关键词从1984年大众汽车开始与上汽集团合资以来,其量产汽车中几乎没有能匹配这些词汇的产品。工匠精神难道指的某些车“标准阻尼”的进口车窗摇把,或者诡异的座椅背调整旋钮吗?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性能汽车的评价确实有些车实现了不错的水平,但高性能的基础貌似是建立在烧机油的基础之上,即使最新一代211/888平台的发动机升级了缸套和油气分离器,然而出现烧机油的里程节点仍旧比竞品的多数发动机更早。这些“汽机油混合动力”的准“二冲程”四冲内燃机,其技术水平之落后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用户不应该无知到默认这种设计缺陷。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安全稳定的评价曾经是被默认的,因为同期的日韩系车在被动安全结构方面的问题频发,大众汽车的整体水平并没有低到相当的程度,且碰撞机构在只有CNCAP的前提下也缺少“起底的能力”。但是在CIASI中保研进行了MQB平台的大众帕萨特碰撞试验后,大众汽车安全可靠的人设雪崩了。在碰撞测试进行之前曾基于其超80%的“高强度钢”占比中,强度还不足600Mpa的钢材定义高强度钢的标准有些质疑。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然而这一质疑遭到了“群起而攻之”,结果并没有多久就被实锤了;而之后的过程中不断接到关于帕萨特的,可以“一笔不改”直接发布的软文公关邀请。此时最真实的想法就是让这种企业与此类公关公司滚得越远越好,任何是用户生命为草芥的车企都应该在强制关停,其公关公司如果是中企则应追究更严重责任——这难道不是合着外企坑中国汽车消费者吗?这种工业垃圾应该上市销售吗?不过最重要的问题不在这一方面,而是这种垃圾为什么会被认可。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机遇而已

不能否认国产汽车工业的基础曾经是非常薄弱的,至少在大众汽车开始合资的阶段可以这样评价。此时大众汽车的入驻可以为国产汽车的技术升级带来正面效果,能激励一些外企以合资的方式陆续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给予起步初期的中车企实现“师夷长技以自强”是非常重要的模式。所以初期必须给予大众汽车最大力度的支持,于是帕萨特的更名版“桑塔纳”出现了无奈的热销。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在初期桑塔纳的有购买任务的,通俗的解释为定出“不想买也得买”的规划,年度标准是多少台得必须完成。这是大众汽车在华的第一桶金,随即而来的则是源源不断的“捞金”。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C端汽车消费者掌握的汽车知识基本为零,对于车辆品质的优劣是毫无判断能力可言的;那么如何选车则没有任何参考,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公务车的采购了——公家都在用这种车,想来不会差。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官方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影响是自古有之的,即使在今天也不例外;海外诸多国家国产汽车的热销,其核心因素多为公车作了表率(国内也执行了这一新规)。所以桑塔纳则成为了大众汽车在华市场的基石,且早期的桑塔纳确实有很多能用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不更换,于是则出现了一种德国车耐用的错觉。这批桑塔纳真正“耐用”的原因多为换不起车了,认同吗?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第一批TO-C的桑塔纳多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下海人,而在此类用户能真正走向成功的毕竟是极少数,成功的部分人士已经是劳斯莱斯、宾利、迈巴赫的用户,剩下的大部分还是桑塔纳。曾经小范围统计过的现象就是这样,因为初期的成功导致膨胀、膨胀必然失败、失败到就剩这么台车,在无法换车时就要冠以“耐用”“情怀”等名义以掩饰失败,仅此而已,但却戏弄了很多车盲。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总结:大众汽车的成功是现象级的存在,在“上海大众”更名为“上汽大众”之后,在大众汽车经历了排放门之后,这一企业似乎是存在危机的。未来的大众汽车或降低到符合其低品质汽车的价格区间,或在自主品牌的崛起之下连带某些品牌被“搂草打兔子”,这是必然的结果。

否定大众汽车的品质会有怎样的结果?难以预测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