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總跟你對著幹?智慧包容,用知識理解孩子更緊密親子關係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你因擔心孩子惹事,急著給孩子講道理,可孩子嫌你煩,甚至生氣跟你發脾氣;

你對孩子明明是關懷是好意,可孩子就是誤解你,無論你怎麼解釋,孩子就是不相信你。

我一直記得我兩個孩子冤枉我的事兒。

女兒15歲開始,就做我的演講課程的助教。有一年在達拉斯最好的大學SMU夏令營期間,她問我為什麼跟我的學生們生氣,我被她問的莫名其妙。我說我沒生氣,女兒就是不相信,還說我不承認事實。

無獨有偶,2016年我在北京做夏令營,兒子Timmy做助教。有次課間Timmy問我為什麼和我的學生們生氣,我又被Timmy問的莫名其妙。我說我沒生氣,可兒子就是不相信,也說我不承認事實。

這兩件事,我一直存在心裡,不得其解。直到我和我學生Tao的一個經歷,我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

孩子為何總跟你對著幹?智慧包容,用知識理解孩子更緊密親子關係

Tao,13歲,長得乾淨穿戴也乾淨,非常可愛的男孩。

Tao非常喜歡我的團隊和課程,那年他第二次參加我在國內的夏令營。我好奇地問他:你在第一次夏令營學到的東西回到學校有用嗎?他說夏令營對他的寫作影響很大,容易找到方向。他還通過演說當上了班幹部,拿到過演講冠軍。他說他最大的收穫不是得了冠軍或當幹部,而是遇到問題時,有辦法調節心態,更自信。

先說一下Tao第一次參加我夏令營時的情況。

Tao 的寫作邏輯不清,常有跑題的句子。再就是作文缺乏細緻的描寫,畫面感不強。比如他的故事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我的鏡框碎了。

我問Tao:“這樣的表達,給別人畫面感強嗎?” Tao說不強,但他說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描述。

於是,我和Tao分享了陳凱歌導演對同樣事情的描述,陳凱歌這樣寫:

文革抄家的時候,鏡框被砸碎,鏡框裡的照片遲疑了一下,才跌落下來。

我注意到Tao的眼睛放著光,就是孩子搞懂了一件事後非常興奮的樣子,他感激我跟他的分享。從此,他特別喜歡讓我看他的稿子,讓我給他聲音和肢體語言方面的指導。

Tao的嗓門很大,他不知道該小聲的時候聲音一定要低下來,聲音要根據不同情景而變化;還有就是Tao站在臺上,不知道手往哪裡放,腿怎麼站著,顯得非常的緊張。不過,小夥子認真好學,對人友善禮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比大多數同齡人富有想象力。

第一期結業的時候,Tao的聲音抑揚頓挫,特別養耳;最突出的是他的肢體語言,大方不扭捏,就算有時在臺上有點緊張,手也不會拉拉這兒,扯扯那兒的,雙腿立在那裡頂天立地,聲音和肢體語言豐富到位,情感拿捏準確。看著Tao,我想他就是人們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在夏令營中,Tao學到調節心態增強自信心,解決矛盾的實用辦法,所以他說他知道怎樣改善心情,我一點兒都沒感到意外。

孩子為何總跟你對著幹?智慧包容,用知識理解孩子更緊密親子關係

Tao第二次來夏令營,因為他的基本功比大多數學員好,人又自信,有一天我就請他到臺上示範一些聲音和肢體語言的技巧給同學們。我以為給Tao這樣的機會他會非常開心,也會很積極地配合,萬萬沒想到,他一臉不高興地當眾問我:“Why me?”(為什麼是我?),聲音中有不解和不開心,一點兒都不養耳!

Tao從沒和我這樣講過話,我當時愣了。心想你這孩子不領情不說,怎麼好像我要害你似的啊?真是不識好人心!

還好,因為常和青少年打交道,我想他這樣的情緒應該有他的原因。為了不耽誤其他學生的時間,我就說:“看來我突然叫你上臺,你沒任何準備,是吧?那我以後再叫你吧。”

課間,我要Tao來見我的時候,能明顯地感覺到我和他之間有個不可逾越的看不見的東西擋在那裡。Tao慢騰騰地蹭到我的跟前,和我講話時拒絕和我對視交流。

“Tao,我叫你上臺的時候,感覺你有些不開心,是嗎?”我的聲調平靜溫和。(用情去愛!)

他遲疑了一下,低著頭:“有點!”

“看來我們間有誤會,我想問你,你覺得我為什麼要讓你上臺做示範呢?”

“我,我不知道。”Tao不想說出他的理由。

“我讓你做示範,是因為你總是能真實地表達情感,從不做作,我很讚賞你的這一點,希望給你在大庭廣眾之下鍛鍊的機會,也讓同學們看到肢體表達的多樣性。”

聽我這麼一說,Tao的眼睛瞪得很大,他吃驚意外的樣子讓我非常的意外。

“怎麼了,幹嘛這麼驚訝啊?”

Tao說:“老師,我太傻了!”

看到我發懵,Tao不好意思了:“老師我說了我傻的原因,您保證別生氣,可以嗎?”

我就跟他保證:“你這孩子,老師啥時候跟你生過氣啊?說吧,只要是實話,老師一定不生氣!”

Tao說:“您叫我的時候,看起來很嚴肅,好像在生氣,我當時覺得我沒做錯任何事,你為什麼要找我的岔啊?”

讀到這裡,你迷糊了嗎?我當時也迷糊了一下,不過我不再意外了!還大笑起來。

看到我笑,Tao迷糊了!

孩子為何總跟你對著幹?智慧包容,用知識理解孩子更緊密親子關係

我告訴Tao:“我們之間的分歧是由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發育造成的。也就是說,你對我面目表情的解釋,是你的大腦還沒完成發育造成的。青春期的少年和成年人,是用大腦的不同部位來詮釋人的情緒的。什麼意思呢?成年人在判斷人的情緒時,用的是前額葉皮質部分,這是大腦的司令部,大腦做理智決策的部位, 這就決定了成人對別人情緒的解讀基本準確。而青春期的孩子,象你這樣的少年,在解讀別人情緒時,用的是杏仁核。杏仁核是大腦對險情和威脅非常敏感的部位,當你使用杏仁核來看別人認真甚至有點嚴肅的表情時,你看到的多是生氣和攻擊。”

Tao很驚訝,他知道我是科學家,特相信我的話。

Tao的眼睛一刻都沒離開過我。他這麼有興趣聽,我又好為人師,就問他:“小夥子,下次你覺得別人的面目表情讓你感到不友好或是有攻擊性時,你準備怎麼辦呢?”

Tao想了想:“我現在知道,我對人的面目表情的解讀可能是錯的。當我認為別人對我很失望或者很生氣時,也許他們並不是像我想的那樣。”

說到這裡,Tao停了一下,然後恍然大悟:“老師,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有時我斷定我媽是在跟我生氣,她就說她沒有,我總覺得媽媽不說實話,是不是一樣的原因啊?”Tao的樣子著實可愛!

聽Tao描述他和他媽媽的故事時,我想起我兩個孩子曾把我的認真當作是生氣的事,原來是他們的大腦發育不成熟造成的,多年的不解終於有了答案。

我明顯地感到擋在Tao和我之間那看不見的東西消失了。

我好奇地問Tao:“那以後你認為媽媽在生氣,媽媽說她沒生氣的時候,你怎麼辦呢?”

Tao這次很肯定地說:“我會告訴媽媽我感覺她在生氣,然後跟媽媽確認一下。” 很明顯,Tao的情商不一樣了!

從此,你可以想像Tao和我非常的親!

孩子為何總跟你對著幹?智慧包容,用知識理解孩子更緊密親子關係

我來總結一下,之前的我和後來的我,或者說知道青少年辨別情緒方面知識的我和沒有相關知識的我,對同樣一件事處理方式的不同。

家長朋友,要是你孩子哪天在你認真的時候,一定說你在生氣,並跟你發脾氣的話;你知道該怎麼解釋這些行為了,是嗎?

做為老師,想提醒大家,要是哪天孩子回家告訴你,老師對他很生氣的話,你會不會跟孩子確認一下老師是否真的很生氣?我想你會的。因為孩子對老師的說法很可能是因為大腦發育不成熟,誤解老師的面目表情造成的,我相信你會跟孩子進一步確認以避免誤會。

孩子為何總跟你對著幹?智慧包容,用知識理解孩子更緊密親子關係

思考

在溝通中,你沒生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溝通的孩子認為你沒生氣才是關鍵。很多的時候,因為你的初衷和孩子想的你的初衷是不同的,孩子會誤解你,孩子可能不領情,甚至跟你發火彆扭。這樣的時候,請用大腦科學的知識幫助你解釋孩子的行為,從而智慧地包容孩子,用情去愛,用知識去理解孩子,更緊密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