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与海州

古城海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来过古城海州,或与海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她增添了班班史迹,页页诗篇。如孔子、秦始皇、刘备、糜竺、苏东坡、石曼卿、王同等。他们或留文于史志,或题咏而勒石。是他们使海州文化底蕴深厚,遐迩闻名。现在海州境内留存有大量的古遗址、古石刻,古民俗等文化遗存。孔望山摩扉造像、石棚山题名石刻、刘志洲山石刻苑图、龙洞摩崖题刻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遍布青山绿水间,闪耀着海州灿烂的文明之光。

1、孔子登朐山观海:据《左传》记载:在鲁国任职的孔丘曾“问宫于郯”,登朐山(今孔望山)望海。对此事,《海州志》、《太平寰宇记》均有记载。今之孔望山上还残存一个“问宫台”。孔子登朐山还在民间留下了大量传说。

2、秦始皇东巡立秦东门:据史载:秦始皇登位不久,即先后五次出巡全国。公元前201年,他曾南巡洞庭后过长江入邗沟,经游水至朐县,在朐山立石为秦东门阙。据考据家称,现今孔望山上所存的石象就是用当年秦东门的残石雕刻的。

3、刘皇叔海州招亲: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妻子糜夫人的哥哥糜竺为海州云台山关中村人。刘备屯兵徐州,兵败于吕布,曾窜走海陵到达朐县。糜竺先献金银兵丁于刘备,后进其妹为刘备作夫人。糜竺官至安汉将军。死后葬于海州石棚山,为纪念冡。今残碑尚存海州民居之上。

4、石曼卿通判海州:石曼卿为宋代诗人,为光禄大理寺丞。宋仁宗明道二年,贬谪于海州任通判。其公余多次游玩、读书于石棚山。现山上尚有“石曼卿读书处”。

5、苏东坡三来海州: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第一次到海州是公元1074年(神宗熙宁七年8月),是从杭州太守任上专程来海州为即将调任的好友 海州知州孙巨源送行的。同年十月,苏东坡由杭州调任登州太守,又曾路过海州。第三次是神宗元丰七年四月,东坡调任汝州,上表给神宗,告病回常州居住,便由黄州水路经海州转道泗水去南京。东坡第二次经海州时,曾率妻妾侍女漫游石棚山,追寻石曼卿的遗迹。东坡三次来海州,共写下诗歌36首。

6、沈括海州治沭水:沈括是北宋钱塘人,公年1054年,24岁的沈括出任海州沭阳主薄,第二年代理东海县令。在任期间,他率民众疏浚沭水,得上田70万亩。他在海州的遗文有游云台山时所作的《苍梧台记》。《梦溪笔谈》中也载海州事多条。

7、李清照海州采风: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其夫赵明诚为知名金石学家,生前著有《金石录》,但未完壁。李清照为继丈夫遗志,于公元1130年(绍兴二年八月)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考察海州古代书法石刻。在《金石录》中收有海州石刻三块:一是“汉东海相桓君海庙碑”;二是“隋海州长史刘遥墓志”;三是云台山唐代的“东海郁林观东严壁记”。唐隶石刻至今尚存于大村郁林观。

8、吴承恩遗稿在海州: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他祖籍为海州涟水人,自称“淮海竖儒”。云台山区有吴的本族、娘舅、老师和挚友。他校阅过海州的文献,收藏过海州刺史李邕书拓。他的遗稿在他下世后由他的裔孙在海州发现。

9、李汝珍海州写巨著:李汝珍是《镜花缘》的作者,原为直隶大兴人,其兄李汝璜1782-1799年曾在海州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汝珍多年随兄寓居海州板浦。他早年丧妻,到海州后续娶许桂林、许乔林的姐姐为继室。《镜花缘》一书即在海州成书。

此外,南朝神医海州徐文伯、徐嗣伯;唐代诗人対长卿、钱起;大书法家李邕;宋朝篆书家苏唐卿,诗人祖无择、张耒、辛弃疾、画家徐易、徐白;明代诗人王廷相;清代诗人袁枚、书画家陈鹏年、书法家包世臣、漕运总督林则徐及作家朱自清等,都曾来过海州,留下了不少诗文书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