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写下《从前慢》的木心,

已经离开这世界第九个年头了。

若不是他,或许我不会知道,

林肯中心的鼓声可以那样接近宇宙本质,

杰克逊高地的五月可以世事尽可原谅。

世界读书日

跟着木心先生的文字,

一起丈量纽约...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

每次来哥伦比亚大学都是想找一本书,

什么名称,谁著作的

如果见到了,就知道了

《哥伦比亚的倒影》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于1754年,比美国独立还要早20几年,是纽约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学,用木心先生的话就是建于美国文化的模式还面目不清时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从门口的似希腊非希腊雕像到全身披挂的智慧女神雕像,从草坪上享受初夏之日光轻谈阔论的男女到富兰克林那句“我绝不反对把从前的生活从头再过一遍”。诚如梁文道眼中的木心:常常喜欢采用文字的公里去探讨生命中或者额世界中一些不解的现象,很有一种哲学思想的味道。

智慧女神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走进哥大校园,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新古典风格融合了罗马万神庙元素的Low Memorial Library(洛氏纪念图书馆)。前方台阶上是著名雕塑家Daniel Chester French为哥大创作的Alma Mater(母校)雕像,被昵称为智慧女神。对了,林肯纪念堂的林肯坐像也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雕像中的女神身穿校袍、头戴桂冠,膝上打开的书本象征着知识,右手握着一柄由四束 麦穗组成的权杖,权杖顶部的王冠象征着学校原为国王学院。王座扶手的前端是两盏明灯,代表着智慧(Sapientia)与信条(Doctrina)。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有意思的是,一般人很难会注意到在褶皱的学袍中藏着一只代表智慧的猫头鹰,传说新生中第一个发现这只猫头鹰的人将会成为最优秀的学生。well,校园传说你懂的~

学者之狮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虽然猫头鹰很红,但其实狮纸才是哥大的吉祥物️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哥大校园里藏着很多狮子的雕像,但最有名的还数面向商学院,由美国雕塑家、哥大校友Greg Wyatt(格雷戈·怀亚特)打造的“学者狮”(The Scholar's Lion),是哥大建校250周年捐赠的。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另一枚哥大校友Howard Dietz(霍华·迪茨)为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MGM)了标志性的狮吼标志,从此哥大狮(Columbia Lion)被更多人所熟知。


  • 林肯中心

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

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

更接近宇宙的本质。

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林肯中心的鼓声》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据说木心刚到纽约,是位华人收藏家提供了住所,在林肯中心对面的高层里。《林肯中心的鼓声》应该是那时候创作的,现在好像被收入了高中语文阅读缪。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林肯艺术中心作为纽约古典音乐之巅,是所有艺术家憧憬的舞台。三座主体建筑分别为:大都会歌剧院、纽约爱乐音乐厅、纽约芭蕾中心。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这里还是众多艺术团体的驻扎地,如纽约城市歌剧院、茱莉亚学院、美国芭蕾舞学院、林肯中心爵士乐社等。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是在这里演出后为全世界所认识。


胡桃夹子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每年圣诞季纽约有很多必打卡演出,而我一定会去林肯中心看的就是乔治·巴兰钦的传世经典之作《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 ,作为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人气演出,以纯正的新古典主义风格闻名于世。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有人还用emoji写了胡桃夹子的故事链也是很有创意了。♥


Nightly Opera Streams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欧美人热爱歌剧,犹如中国人迷恋京戏。

大都会歌剧院只有一个厅,每晚只有一场演出。20世纪以来几乎所有顶级歌剧演员都在此表演过,许多音乐家也将在Met的首演作为职业生涯的里程碑。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因为疫情休馆后,歌剧院推出了“Nightly Opera Streams”,歌剧爱好者可以免费在线观看啦!

官网:https://www.metopera.org/


  • 琼 美 卡


还是每天去散步,琼美卡夏季最好

时有驱车客向我问路

能为之指点,彼此很高兴似的

我算是琼美卡人。

《琼美卡随想录》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第一次翻《琼美卡随想录》时我还在想“琼美卡”是什么地方?名字听着好美,搞了老半天才知道是皇后区的 Jamaica(牙买加)。夏葆元说木心先生对“琼美卡”的音译如同徐志摩先生译出“翡冷翠”一样赋予诗性,我不能更赞同。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在琼美卡,木心写下了《明天不散步了》和《温莎墓园日记》中的好几篇,为了解决生计,还一度替画商绘制波斯的细密画。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18615 Midland Pkwy, Jamaica, NY )

老实说Jamaica真没那么高大上,是黑人和拉美裔为主的社区,相对比较杂乱些,我在纽约住了六年都没怎么去过。但木心先生提到的米德兰主道(Midland Pkwy)这块环境还不错。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先生说:琼美卡与我已太相似,有益和无害是两回事,不能耽溺于无害而忘思有益。我将迁出琼美卡。


  • 杰克逊高地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杰克逊高地》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木心先生曾在Jackson Heights住了五六年我一直是知道的,但直到18年才跑去看是因为有朋友告诉我这栋房子正在对外出售,很担心会被一个不知名的外国人买走,然后先生在纽约的印记就不见了。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说实话到了现场,不禁有些失望。这栋两家庭的房子着实有些破败,窗沿发秀,石阶裂损,门口的两座石狮子倒是依旧耀武扬威。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销售人员告诉我木心先生之前借住的是二楼的房间,他离开后还有其他人住过,先生的痕迹已经看不太到。好友Hwei也是木心粉,劝慰我:“这也没什么,我有事没事都会跑过来瞻仰一下,当然知道什么也没了,不过毕竟他老在那儿住过,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这么一想,我是落了下乘了。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陈丹青老师和一群艺术家朋友有时在这里,有时在曼哈顿,有时在布鲁克林的公寓断断续续听木心先生讲了5年的世界文学史,然后整理出了《文学回忆录》。在书中他里留了一个木心曾住公寓的地址:25-24A, 82 Street Jackson Heights, NY 11372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985年大都会美术馆请来卡拉瓦乔特展,我神魂颠倒,第二回去,拉着木心…他信步看看就出馆了…

“不行,造型到底不行。”他正色说,“哪能和拉斐尔、达芬奇比。”

陈丹青回忆木心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木心&陈丹青摄于大都会门口阶梯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局部》第二季,镜头对准了曼哈顿大道的大都会博物馆。陈丹青说:“这就是我的大学,我不记得来过多少次,现在我还没有从这儿毕业。”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中央公园旁的五大道上短短23个街区坐落着7家世界级的博物馆 。从82街的大都会博物馆到89街的古根海姆,从92街的犹太博物馆到105街的巴里奥博物馆,被纽约客称为 Museum Mile。每年6月,这里还会举办五大道博物馆节,从下午6点到晚上9点,7家博物馆免费逛,还有各式各样的庆典活动!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如果你来纽约只有看一座博物馆的时间,100%不能错过大都会。和陈丹青老师一样,这里也是我的艺术启蒙地,悄无声息地开一扇窗,我翻了下微博,从12年起发了20多篇关于Met的po文,也是真的爱了~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每到夏天我都很喜欢去大都会的5楼rooftop看免费的风景, 中央公园的绿荫、五大道的豪宅群、大名鼎鼎的达科塔公寓尽收眼底。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如果你秋天来纽约,我真的求你一定要去大都会member dining room吃一顿午饭!来自埃及数千年前的方尖碑被染红的枫叶簇拥着,窗外的风景美到令人窒息!这里原是会员专属餐厅,后来因为大都会运营不善赤字厉害所以对公众开放啦~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其实今年是大都会建馆150周年,可是因为疫情精心准备的特展“1870-2020: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前世今生”(Making the MET 1870-2020)只能黯然取消,在家云看展。


最后

送上木心先生的俳句

如欲相见

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能做的事就只是

长途跋涉的归真反璞


跟随木心,遇见纽约


智慧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