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體系的指導思想


中醫理論體系的指導思想

中醫學的指導思想——整體恆動觀

中醫學把人與自然界看成一個統一的、隨時間推移不斷運動變化著的整體。中醫學是以整體恆動觀為指導思想來認識自然界、生命過程、生理現象、病理變化,處理疾病的診治和養生等問題的。

1、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天地一體

《素問·天元紀大論》中有“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的說法,就是以“天地”來泛指整個自然界。所謂“天”,“在天為氣”,在此指自然氣候,中醫學是以風、熱、火、溼、燥、寒六種氣候的運動變化作為指標來觀測氣候變化,並以六氣的往來多少把一年分為若干季節,如四時、五季、六節等,認為四時、六氣之間是一個連續的、不可截然分割的、漸變的整體。所謂“地”,“在地成形”,“在地為化,化生五味”,“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山”。(《素問·五運行大論》)從中可以看出,“地”是指我們生存的地球和它所承載的各種生命,包括人在內。各種生命在地面上共同經歷著生、長、壯、老、已,生、長、化、收、藏的生命過程。上述生命過程的各個階段之間也都是一個連續的、相互依存的統一整體。沒有生長,就沒有收藏。因此,中醫學對氣候、物化、疾病的觀察,不但注重其變化,還要考慮到其他相關的因素、變化的基礎和其他條件的影響,中醫學認為事物的變化是在其原有的基礎之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所謂“天地一體”是指天之六氣的變化帶來了地面上生物的相應變化,即“寒暑溼燥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成收藏下應之。”(《素問·天元紀大論》)天與地是一個整體。

2、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五臟一體

中醫學以人體的功能活動為中心,把人體的形體結構、生理活動、病理變化、精神情志與自然現象等進行了廣泛的聯繫,並按肝、心、脾、肺、腎五臟系進行了歸類和論述。在生理狀態下,五臟之間、臟腑之間,在心的統帥協調下,分工協作,“相使”而安,共同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在病理狀態下,出現傾移波動,“相失”而病,相互影響,所謂“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素問·玉機真藏論》)《難經·七十七難》指出:“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以肝病及肝病與脾的關係為例說明了五臟一體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

3、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與天地相應”

中醫學認為,人的生命過程,從產生到疾病的發生發展,均與自然氣候、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所謂“人與天地相應”,“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就是說,生命規律與自然規律二者具有統一性,生命規律服從自然規律。漢代張仲景指出:“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以船與水的關係說明了生命與自然的依存關係。明代醫家張介賓將人與自然的關係喻為“人身小天地”,“天之氣即人之氣;人之體即天之體”,認為天人一體,天人一理。

4、人與自然均處於不停的運動之中——“成敗倚伏生乎動”

中醫學認為整個自然界均處於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運動是一切變化產生的根源。所謂“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素問·六微旨大論》)“升降出入”則是運動的表現形式。一旦“升降出入”停止了,生命和自然界也就消亡了。所謂“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不生不化,靜之期也。”(《素問·六微旨大論》)朱丹溪更進一步指出:“天主生物,故恆於動,人有此生亦恆於動。”(《丹溪醫集·相火論》),把“恆動”作為自然變化和人體變化的根源。中醫對疾病的診治,往往隨時間的變化而相應不同。如同為感冒,四時不同;同一疾病,新病和久病不同,初發與復發、屢發不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