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起意象,那麼到底什麼是意象?


意象是詩詞鑑賞常見的一個術語,選取意象、營造意境是詩詞創作常用的手法。

“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帶著詩人思想感情的客觀物象,是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套用王國維先生的一句話叫“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即著我的主觀感情色彩的客觀物象是為意象。

如,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這首詩借春風、柳條、藤蔓、黃鶯等意象描繪一幅春天生機勃勃的美好畫面,含蓄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不捨之情。

常聽人說起意象,那麼到底什麼是意象?


像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此詩的意象有千山、萬徑、孤舟、翁、寒江、雪等,描繪了一幅幽靜的江鄉雪景圖: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營造出一種沉寂寒冷的氛圍,同時一個清高孤傲的漁翁形象躍然紙上……

常聽人說起意象,那麼到底什麼是意象?


在古典詩詞中,如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春光秋露、小荷殘菊、冷雨寒窗、古寺幽徑、銀燭青燈、晨起暮鼓、鳥啼蟬鳴、杜鵑鷓鴣、清霜白露、山水風月等等,意象眾多,包羅萬象。

意象不僅數量繁多,而且形象最生動,意蘊最豐富,表現力最強,也最能表現詩人情感。

例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的意象: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遊子見到的十個典型的秋天的意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帶著冷清、蕭瑟、衰頹的氣息,側面烘托出遊子飄泊天涯的孤獨寂寥,思念故鄉的肝腸寸斷。

常聽人說起意象,那麼到底什麼是意象?


又例如,顧城的詩《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這首現代朦朧詩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黑夜、眼睛、光明。 這三個組合在一起的意象,概括出了一代人的心理覺醒的歷程,表達出對光明的嚮往與追求。

總之,無論是古典詩詞,還是現當代詩歌,我們閱讀它們時,注意要抓住詩歌的意象,透過詩歌的意象,去把握詩歌的意境,去品味詩人的思想情感,從而讀懂詩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