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換“心”生產換線 機器換人!泰山區工業經濟迎來高質量攻堅

春暖雨足,新芽探頭,眼下正是發展的大好時機。4月15日,泰安市泰山區召開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推進會議,提出打好工業經濟發展攻堅戰,發出動員令:“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發展換‘心’;實施技改擴規行動,加快生產換線;開展智能化企業、智能化車間創建示範工程,加快機器換人。”

攻堅戰前期,泰山區提前謀劃,做好充分準備,邀請工業企業負責人代表就《泰安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十二條意見》(徵求意見稿)進行座談交流,圍繞企業發展等多方面逐條對照,發表意見建議。座談會同日,召開支持“四上”企業復工達產補助政策宣講會,宣講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復工達產臨時性補助辦法,按企業繳納增值稅行成地方收入的3%和5%兩個檔次進行補助。參加了兩個活動的企業代表寶來利來常務副總裁陳雷信心滿滿地說:“傳遞出的好消息給企業吃了個定心丸,打了個強心針。”

发展换“心”生产换线 机器换人!泰山区工业经济迎来高质量攻坚

“工業經濟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是競相發展的‘決戰場’,是關鍵時期的‘壓艙石’。”泰山區委書記趙斌介紹說,“工業興區”戰略強力實施以來,全區聚焦工業經濟發展,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推進、改革創新、才智引領等攻堅行動,開創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去年,全區82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列全市第一。

在工業經濟發展攻堅上,今年泰山區將推動三個“轉變”。推動發展方式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科技進步、改革創新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從單一發展,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轉變;推動發展思路從“常搭順風車”向“常打逆風戰”轉變,強化產業引導、創新引領、項目支撐、服務保障,打造百億產業新集群,培育企業發展新主體,擴大工業投資新途徑,助推工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為實現智能製造走在全市前列目標,泰山區突出發展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將泰山信息科技、海天智能、思科賽德等企業,培育成為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輸變電設備、紡織服裝、工程機械等傳統優勢產業,集中精力、人力、財力爭創國家級印染創新中心,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發展換“心”。實施技改擴規行動,新上高水平、高科技智能化生產線,提升生產水平,加快生產換線。開展智能化企業、智能化車間創建示範工程,培育一批智能製造標杆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加快機器換人。

強園區、上項目、強招商、抓隊伍,泰山區向創新載體要動力,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充分利用新載體賦能新經濟,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後勁支撐。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把開發區打造成為全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用2年左右時間在邱家店鎮謀劃籌建新的工業園區,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搭建起工業經濟發展的新的載體。抓好現有企業擴規提檔、培植壯大,加快推進投資16億元的美家科技產業園、投資8億元的東部新城雙創中心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年內嘉和重工、中韓智能裝備產業園等項目竣工投產26個以上。著力招引中關村醫療器械產業園、聯想科技城等一批新產業、新項目簽約落地。強化工業人才支撐作用,開展“菜單式”培訓,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

打造工業經濟發展服務高地,提升發展環境高質量攻堅。泰山區成立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工業經濟發展;制定加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相關文件,完善企業家參政議政制度,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重要事項,及時徵求企業家意見;制定工業經濟發展考核體系,有功必獎、有過必罰;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此外,破解土地騰空、手續辦理等制約難題,加快推動產業融合、產學融合、要素融合,為工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鄭莉 通訊員 付剛 張磊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