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己摔倒,家長拍打“肇事者”,長大後孩子有了“復仇行為”

善良和豁達永遠是相隨的。一個能給小板発揉痛的孩子,她對別人會有更多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讓她在當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證她一輩子不吃大虧。

我們身邊經常有家長會在孩子玩耍或者走路時,不小心磕碰到,孩子哭了,因為心疼孩子,就安慰孩子說怪磕到他的東西。

尤其是老人,很多時候會當著孩子的面拍打著地板或者物品,把責任推到了東西上,家長給孩子“報了仇”,孩子開心的笑了,家長也放心了。

這是非常不好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屬於“復仇行為”。這樣教給孩子的會是不寬容和報復行為,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自己摔倒,家長拍打“肇事者”,長大後孩子有了“復仇行為”

有的大人估計會覺得沒有這麼嚴重,也沒有教孩子動手打人,只是打打東西而已,但是孩子可不這麼認為,在孩子的眼裡是一視同仁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家長的行為都在影響著孩子。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教育論著《愛彌兒》中談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時認為,人在開頭的一剎那間,也就是尚處於天真純潔時期所接受的感知,將對於他的一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孩子小的時候磕磕碰碰是難免的,尤其是男孩子,小的時候幾乎都會掛幾次彩。

孩子自己摔倒,家長拍打“肇事者”,長大後孩子有了“復仇行為”

我家孩子是個女孩,但是性格有點像男孩子,平時在家走路幾乎不用走的,一般都是小跑,因為孩子才3歲,跑得時候難免就會摔倒,摔倒後,我一般都會是很淡定的表情,不會表現出緊張,因為當孩子看到你緊張的時候,她會更緊張,不疼也會表現出很委屈的樣子,然後讓孩子自己站起來,並且和孩子強調摔倒時正常的,起來揉一下就沒事了,不應該哭,哭了就不是勇敢的孩子了。

所以我家的孩子現在摔倒以後都會自己站起來,而且我還會告訴她地板也會疼,你也應該安慰地板,這個時候孩子就會也摸摸地板,並告訴地板不疼,這也是我家孩子心地善良的起因,我不會教孩子去記恨任何東西和人,所以我家孩子上幼兒園以後人緣很好,和小朋友們相處的特別和諧,老師也比較喜歡。

幼兒園的老師經常說有的孩子會動手打其他小朋友

,經過調查,家長們也回憶孩子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了打人的動作,有一部分就是在摔倒後家人動手拍打東西以後有了這個行為,因為在他的心理怕別人傷害到自己,所以用打得方式來保護自己。結果導致孩子不會友好的和他人相處。

孩子自己摔倒,家長拍打“肇事者”,長大後孩子有了“復仇行為”

很多人為什麼到了幾十歲以後,還是比較“自私”,

自己的事情和心情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肯定是對的,事事表現的狹隘,其實這就是和小時候的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哲學家費洛姆說過“利己主義與孤獨是同義語,而人不可能在與外界毫無關係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慼相關、團結一致,才能求得滿足與幸福。愛鄰人並不是一種超越於人之上的現象,而是某些內在於人之中,並且從人心中迸發出來的東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憑藉這種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聯繫在一起,並使世界真正成為他的世界"。

青少年教育的李開復博士也特別情調“同理心,”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孩子自己摔倒,家長拍打“肇事者”,長大後孩子有了“復仇行為”

善良的人在會被這個世界喜愛,也容易成為幸福的人,會獲得更過的幫助,家長的引導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在小的時候,每一個生活的細節和小事,都會影響孩子的好習慣或者壞毛病。孩子小的時候輕微的磕碰是經常發生的,家長在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要輕鬆快樂的表情相對,讓孩子自己感覺是平常事,如果大人的表現是緊張的,不但帶給孩子的是害怕,甚至是對摔倒這件事產生了恐懼。

關注 ,每天更新育兒知識,歡迎轉載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