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羅馬帝國依靠戰爭來完成國土積累,國家各個民族之間習俗繁雜,統治者內部集權制度尚未完善,如何統一這樣龐大的一個帝國?考驗著新一代羅馬統治者,此時帝國內部正在悄悄分裂,危機正在到來。

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羅馬士兵

戴克裡推行四帝共治制,這種制度將帝國分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各部分由一位皇帝來管理,其實這種管理制度在很早之前便有了萌芽,皇帝分為一正一副,兩帝共治。然而對於封建社會的古代中國來說,這根本不可能,所謂一家不容二主,中國古代皇帝制度有著自己的合理性,所謂君權來自於天,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羅馬文化起源於希臘文化,延續著部分希臘城邦國家的制度,建國初把政體分為三個部分:元老院、市民大會和國王。元老院作為國家的決策機構,由國家當中最有威望的人士組成,成員可以世襲。

國王的誕生也是由元老院成員推薦出來的,國王的權力受到市民大會的限制,不管任何決策都要經過市民大會投票通過才能實行。市民大會由羅馬全體市民組成,當時羅馬社會人口較少,幾乎所有人都能參加會議。皇帝相當於執政人員,權力來自於元老院,這種制度也為後來的動亂埋下了禍根。

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戴克裡發現現在的羅馬帝國處於危機當中,國土面積實在是太大了,此刻的羅馬帝國已經不同於建國初期,可以和三大洲抗衡,現在四面都有強敵,北方面臨著日耳曼人的騷擾,南部也有非洲人起義,東面的波斯帝國勢力也不小。一個接著一個的威脅都讓這位皇帝焦頭爛額,國務繁忙的他發現自己根本應付不過來,於是任命了副皇帝馬克西米安,主要掌管西面的事物。東部地區波斯帝國虎視眈眈,這樣戴克裡必須抽身備戰。

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一正一副皇帝這一舉措延續了很久,公元286年,馬克西米安擔任西羅馬帝國皇帝。過了幾年,天天忙於波斯備戰的戴克裡,依然需要更多的助手來管理國家事務,於是又任命了兩個皇帝作為自己的副手,四個皇帝兩正兩副,分別掌管帝國各個地區的政務,正式形成了四帝共治制。

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然而這一舉措表面上分區域化來管理羅馬政務,實質上稍有歷史常識的人就能發現,這套舉措並沒有形成太大的實質性的作用,從根本解決羅馬帝國當前面臨的危機。歷史後來也印證了這一點,戴克裡衰退之後,這套舉措根本實施不下去,這套舉措完全依賴於戴克裡這樣有威望的獨裁者,長期運行下去,東西帝國皇帝之間難免產生矛盾,紛亂也是接踵而至。

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戴克裡去世不久之後,這套制度便完全崩潰了,為了各自的利益,皇帝們之間開始爭亂不斷,一時之間,冒出來的皇帝竟有六個,內戰就這樣一觸而發。公元324年,君士但丁重新統一羅馬帝國,還建築了新的城市,後來這個城市被稱為君士但丁堡。

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 君士但丁上任之後,依舊面臨著和戴克裡同樣的危機,不僅面臨著國內的內亂,東面波斯人虎視眈眈,北面日耳曼人不斷騷擾。不得已,他只能任命自己的三個兒子為共治皇帝。

這一制度的沿襲就意味著篡位平叛之間不斷的發生,這期間羅馬帝國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面對分裂的帝國,狄奧多一世終於統一了東羅馬和西羅馬帝國,這也是羅馬帝國最後一個真正統一全國的皇帝。在狄奧多西去世之後,他把東羅馬留給了自己的長子,把西羅馬分給了幼子,這也意味著羅馬帝國正式分裂了。

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東西羅馬

分裂之後,東西羅馬帝國沒有戰亂,反而保持著較好的合作關係,在面臨外部勢力蠻族入侵的危機,還相互幫助,共同抵禦外敵。當然。這也只是表面上的,西羅馬在面臨異族入侵的時候,危機重重,正想向自己的兄弟西羅馬帝國國王求助的時候,東羅馬帝國國王,表面上慷慨相助,實則遲遲不作出真實的行動,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兄弟在火深水熱的戰爭當中無力掙扎。

四帝共治制是壓死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淺析羅馬分裂原因

結語

如優士丁尼《法學總論》所言:正義是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的這種堅定而恆久的願望。這段蠻族入侵的狼狽歷史簡直是羅馬帝國上的恥辱,西羅馬帝國也變成了蠻族首領的傀儡。公元476年,蠻族首領廢除了西羅馬皇帝,並把自己設為意大利國王,效忠於東羅馬皇帝。東羅馬帝國在蠻族的欺壓之下又苟延殘喘活了1000多年,到了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進攻東羅馬,在火炮之下,東羅馬帝國的城牆倒下。

正如《古羅馬》所言,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鍛造者。帝國也是如此,親手鍛造了自己的悲劇。利益是統治者鬥爭唯一目的,沒有利益,何來分裂?

參考文獻:

《法學總論》

《古羅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