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對她說了5個字,她眼淚就快掉下來了

有一天,我在產檢等候區看到一位孕媽媽,她脖子上掛著的手機在大聲地哇哇“說話”,身邊的孕媽們似乎有被這嘈雜地聲音影響到,表情多是不安和焦慮。

我只對她說了5個字,她眼淚就快掉下來了

我走近她,並指了指她的手機,輕聲地說:“視頻會議吧?”

孕媽媽眉頭一皺、嘴角下彎、重重地點頭,一副嚴重被理解的表情,眼睛水汪汪的看著我,什麼都沒再說,默默地關小了手機的聲音。

我只對她說了5個字,她眼淚就快掉下來了

Get到點就是這個樣紙吧!


有時候你看到並理解,就比較容易溝通;

有時候你看到沒理解,就會比較生氣;


如果什麼事在腦子裡都用同一種加工模子,就比較容易憤怒或者翻白眼。


我們內在有什麼聲音,我們就能聽見外部什麼聲音,能聽到的都是我們內在的認同。


醫患看彼此可能都有這麼點“異曲同工之妙”。能默契是最好,若不能默契就可能會默默地生氣。平靜地接納人與人不同,自己的心態也會好一些。因為,很多事情我們是看不見,也看不全的。

孕媽媽的家裡可能還有一個娃,她懷著二孩,糾結過疫情期間的留與不留;她的經濟壓力不允許她因產檢而不參加視頻會議;產檢因個人原因爽約也難辦。

我只對她說了5個字,她眼淚就快掉下來了

醫護人員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科教研值班一項不能少;每個人共情的能力也不同;接觸孕婦就短短几分鐘,有時候也不太瞭解她經歷了什麼?正在面臨什麼壓力?


但是不論是誰,看世界的態度是你心中的鏡子,照自己也照他人。

我只對她說了5個字,她眼淚就快掉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