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放大招!發佈“十二條”提振市場促消費

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4月9日電 改善消費環境,助力消費復甦。4月8日,株洲市發佈的《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消費的若干措施》明確,將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引導並支持商家讓利,激發消費潛力,繁榮市場。這些措施的執行期限為發佈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0日止。

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已展現出強大生命力。

疫情期間,不少商超紛紛“觸網”,開通線上服務。今後,株洲市將支持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支持企業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體驗館,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普及應用。支持規模以上實體服務消費企業在自營網絡平臺或第三方電商平臺開展交易,給予10-30萬元的獎勵。

加強餐飲服務基礎能力建設,對新建中央廚房、食品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平臺等餐飲服務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0萬元以上的,給予20-30萬元的獎勵。

加快“互聯網 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在現有各類社區服務平臺的基礎上,統籌餐飲、教育、醫療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體娛樂等社區服務項目建設,支持發展社區居家“虛擬養老院”,加快社區便民商圈建設,提升社區服務功能。大力引進和培育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和企業,拓寬社區服務覆蓋面,對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給予20-30萬元的獎勵。

加快連鎖便利店發展。將智能化、品牌化連鎖便利店納入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簡化審批流程,試行品牌連鎖企業“一照多址”;支持24小時智能化無人便利店建設,在本地每新增一個門店的,給予每個5-10萬元的獎勵。

加快5G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商用步伐,對運用5G技術建設5G消費體驗中心和智慧交通、醫療健康、商品零售、文化娛樂、數字鄉村等應用場景項目,根據投資情況,給予10-20萬元的獎勵;對投資較大的5G消費應用場景項目採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重點支持。

讓利消費,回饋市民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為了加快釋放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居民消費,不少商家暖心讓利,回饋市民。

開展大宗商品促銷,支持商家採取戰略聯盟方式,與房地產開發企業、家電回收企業、家電家居及建材生產廠家開展合作,暢通消費渠道。推動金融機構為大型商場集中授信,支持商場經營方向商戶讓利,對在促銷活動中購買大宗商品的消費者,一次消費金額達到一定額度,可享受銷售額3%的補助,專項資金用完即止。

對購買本地生產北汽新能源汽車,繼續享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給予每臺車市、區兩級補貼5000元;安排300萬元用於汽車(含新能源汽車)促銷抽獎活動,活動時間為2020年4月至5月;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二手車,符合條件的,不徵收增值稅。

安排500萬元用於文化消費信息平臺、食在株洲餐飲消費平臺等開展積分消費兌現,兌現活動於6月底截止;集中2個月時間,開展商品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遊體育等領域促進消費主題活動,給予活動舉辦方10-20萬元的獎勵。

旅遊方面,將降低景區、景點門票價格,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紅色革命主題教育、中國·動力谷工業旅遊等活動。對旅行社、旅遊景區、旅遊飯店開展旅遊節會活動,經行業主管部門批准,活動組織費用達到10萬元以上,按照3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5萬元。

加快推動神農文化休閒街、鐘鼓嶺等夜間經濟示範街區建設,培育和引進一批夜間經濟名店、特色網紅打卡店。經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夜間經濟示範街區,周邊道路公共停車位免收停車費。

完善金融支持、信用監管服務

強化金融支持保障,安排1000萬元資金用於補充信貸風險基金規模,將@貸業務白名單全面擴大到中小微消費服務業企業。加大減費讓利力度,適度延後保費繳納時間。

充分運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立健全企業和消費群體信用記錄。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和消費後評價制度,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加大假冒偽劣商品、網絡刷單炒信等黑色產業鏈打擊力度,加強消費商品質量追溯。(劉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