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還真不一定讓你更自由

自律,還真不一定讓你更自由


“自律給我自由”——KEEP說的,符合廣告語的基本要求:說服;品類關聯;肯定句,生活態度。

我很少用品牌slogan來指導自己的人生,因為這種句子,我一天可以寫300條,這300條裡至少有10個相悖的方向。

一個標題想要吸引你點擊,像《自律,是一個人最好的素養》,首先,要擊中你的焦慮,其次,要簡單直接、近乎粗暴地告訴你解決辦法,讓你來不及追問那個“最”是從哪兒來的,跟誰相比的“最”呢?

這是我為什麼覺得咪蒙之流可惡的原因,商業上、職業上的成功,讓人佩服。但他們不是善良之人,說白了,她在消費你的焦慮,她才不會用她教給你的觀點,指導她自己的人生呢。

一些自媒體盲目鼓吹“自律”,搞得你以為全天下就你不自律,可“自律”有時不見得是件好事。

我當然知道這樣說,有點政治不正確。

問題在於,許多人嘴裡的“自律”,並不是真正的“自律”,而是一種低效率的消耗。

對他們來說,自律是標準化的:早起,讀書,堅持運動,上緊發條,努力工作。

一個人堅持運動,每天1小時,我們說他自律。

一個人堅持早起,每天只睡4小時,其餘20小時全用來工作,我們說他自律。

一個人堅持閱讀,每個月讀30本,我們說他自律。

這種“自律”和生產線上的商品一樣,粗暴地用一個詞,掩蓋了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

它們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指向社會共識的“成功”;二,是與身體本能的對抗。

我見過一些十分“自律”的創業者,早出晚歸,精力充沛,自帶雞血特質,為了項目奔波勞累,半夜3點還在發郵件。

跟他們相處久了,你會發現,這並不單純地因為他多能控制自己,這些行為全由“願望”驅動,你也可以說是“慾望”。

他們無一例外對商業有著發自內心的追求。他們喜歡“錢”,自己喜歡,不為別人,甚至不需要別人認為他多有錢,僅僅是賺錢的過程就讓他欣喜若狂。

那些表象上的“自律”,無一不來自於“熱愛”。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說:

“老實說,我甚至覺得每天堅持跑步同意志的強弱,並沒有太大的關聯。我能夠堅持跑步二十年,恐怕還是因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覺得那麼痛苦。人生來如此:喜歡的事兒自然可以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事兒怎麼也堅持不了。意志之類,恐怕也與堅持有一丁點瓜葛。然而無論何等意志堅強的人,何等爭強好勝的人,不喜歡的事情終究做不到持之以恆;做到了,也對身體不利。所以,我從來沒有向周遭的人推薦過跑步。‘跑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大家一起來跑步吧’之類的話,我極力不說出。”

許多人心裡有一種“苦難主義”,彷彿做一件事硬要對抗自己的意志,才覺得舒坦,才覺得戰勝自我非常棒。一旦舒服了,就內疚,各種“浪費時間”“我不自律”的想法紛紛跑出來。

人們常常喜歡用這種與自身本能的對抗感,來麻痺自己,注重磨難的過程,反而回避了最重要的問題。

“不想上班,不行,我要自律,起床”,然後你認為事情解決了。

說起來,我算得上是個極度不自律的人,不喜歡上班,最後就真的不上班了。

有時候我覺得類似於“我不想上班”“我不想健身”的感性認識,其實是你認識自己最好的時刻,你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多追問自己一些問題,而不是用“自律”掩蓋它。

不喜歡上班究竟是為什麼?

不想健身究竟因為懶,還是訓練方式有問題,削弱了自己的興趣?或者,自己壓根不適合健身這件事?

最後我發現,我不喜歡上班是因為,從來沒有一份工作,讓我覺得,是在為自己活的。如果明天我就掛了,我會滿意今天把時間花在這裡嗎?這個答案永遠是NO。然而,生命之短暫,結束之突然,常常讓我們措手不及。

那我明白了,我應該去找到那件,如果明天掛了,我今天依然願意為之付出時間的事。

許多人可能已經放棄尋找這件事了,沉在生活裡,用千篇一律的“自律”麻痺自己,誤以為問題得到了解決,感動於自己與本能的對抗

可自律本質上並不是一種對抗,而是在足夠了解自己的基礎上,節省意志力,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堅持。

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把它理解為“堅持”,而放棄了“瞭解”與“尋找”,放棄了去找尋那條更高效的路徑。

許多人問我,應該如何堅持閱讀呢?

我覺得,你先別急著“堅持”,你只先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閱讀?”,從內心深處找到答案。

如果你對書本里的內容沒有半點好奇,你讀書幹啥呢?為什麼要堅持一件對自己毫無意義的事,僅僅只是因為別人都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