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1


南風窗的一篇文章《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兒三年,揭開這位總裁父親的“畫皮”》在朋友圈刷屏了,微博熱搜也頻頻都是這位總裁的觸目驚心的話題。


被害人女孩星星自述剛滿14歲起,就開始被養父長期性侵,被用“各種方式折磨”。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這樣的新聞又被曝光,我一度氣憤到說不出話。


收養星星3個月後,鮑毓明在其老家天津對她實施了性侵。


“因為這是第一次傷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當時她剛滿14週歲。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2015年跨年夜,是第一次,在鮑毓明的老家天津。


“爸爸”鮑毓明把燈關了,卻把電視聲音開得很大,他指示女兒,不要做作業,過來坐下,看電視。


黑暗中,鮑毓明突然一把抱住了她,像鐵桶一樣箍住她,摸她。


穿衣服睡覺不健康”,鮑某明一邊說,一邊強行脫掉她的衣服,然後侵犯她。

巨痛,從下體一直衝到肚子裡來,她流血了。


李星星一整夜沒有睡。


第二天,肚子還是痛,去洗手間一看,又流血了,她懵了。


鮑某明沒有給她時間清醒。


他給李星星洗澡,收走她的手機,把她從天津又帶回了北京,整天關在家裡。


接下來的日子,他開始逼迫李星星看未成年人性題材影片,裡面有很多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的色情場面。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鮑某明家中電視上的色情片,大多是未成年人性題材。


鮑某明說, “你看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國外也是這麼做的。別人家都是這樣,只是沒有告訴你而已。”


悄悄地,鮑某明暫停了李星星的課業,不再送她去學校上課。


原本說好的,鮑某明的父母會經常來照料這個“小孫女”,卻也幾乎從未來過。


鮑某明給李星星註冊了一個微信賬號,裡面只加了一個好友,不是媽媽,而是“爸爸”。


慢慢地,李星星掉進了一個“只有鮑某明”的世界。


這種地獄式的生活,一直持續到2019年4月。


2019年4月8日,李星星在煙臺自殺,被他人救下,送警。


4月9日,李星星在煙臺市芝罘區某派出所說出了自己的遭遇。


“高燒”、“經期”、“掐我脖子”、“射在裡面了”……這幾個關鍵詞是那麼刺眼。


聽到星星在視頻採訪裡還仍稚嫩的聲音,實在是不忍心。


讓我感到更恐怖的是,又是一起精神控制的方式進行的侵害。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2


星星在接受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輔導員在被害人描述中,發現犯罪嫌疑人具有非常明顯的自戀型人格和反社會人格傾向。


此類人格擅於利用自己的偽裝騙取心地單純善良、同理心強的人的信任,並擅於利用恩威並施、人格否定、信息隔絕等方式長期控制他人供其滿足私慾。


控制星星的所見所思所為,逼迫她看各種性侵視頻。


並告訴她:大人與小孩做那種事情是正常的,如果你認為不正常,那是你有毛病。


讓她對自己原有的信念產生懷疑後,再激發孩子正反兩面情緒,告訴星星:


你不做這種事兒,我就找其他的小孩做。


你離開了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不乾淨的孩子......所有人都會嫌棄你。


並且會假裝自己是寶寶,稱呼星星為媽媽,要媽媽愛寶寶。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星星因為長期的性侵犯患有重度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精神疾病、長期失眠、噩夢、驚醒、語言和思維受阻等症狀。


星星所遭遇的這一切正是精神控制裡的典型的ICURE洗腦模式:


把人與熟悉的環境相隔離(Isolate);

控制其所見所思所為(Control);

使其懷疑原有信念(Uncertainty);

灌輸新的信念(Reptition);

激發正反兩面情緒,弱化原有信念,強化新信念(Emotion)。

不僅是沒有獨立人格的未成年人,對於許多成年女性來說,這種精神控制和洗腦大法仍然十分有效。

前段時間討論度很高的北大女生被男友PUA,也是同樣的方式被精神控制。

戀愛過程中,牟某某一再強調女孩的第一次很重要,對於包麗有過戀愛經歷、不是處女耿耿於懷,並且把這種價值觀強加給包麗,以此打擊包麗的自信。


在心理學領域,當一方想對另一方實施精神控制,通常會抓住對方行為的微小過失(甚至無中生有),不斷施加壓力,以達到摧毀對方意志與自信的目的。


包麗母親與同學公佈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牟某某多次跟包麗強調自己在處女問題上所受到的傷害——


“我不想當一個可憐鬼”;“我不想當一個接盤的人”;


“你的那份清純和好奇,都已經被別人佔去了,我這裡什麼都不剩”;


“你把最美好的東西奉獻給了另一個人”;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包麗一開始還能自信地回應牟某某:我說過我最美好的東西是我的將來。


然而,在“你有罪”這個聲音不斷、反覆的洗腦下,包麗開始覺得自己配不上牟某某了。


隨著戀愛關係深入,兩人似乎進入了一場瘋狂的遊戲。


在包麗手機裡,牟某某的備註名為“主人”。


牟某某提出讓包麗在身上紋“牟某某的狗”,並且要錄下紋身過程給他看;


還提出讓包麗先懷孕再流產把病歷交給自己;


要求包麗做絕育手術,把切下來的輸卵管帶回來交給自己;


拍裸照,如果包麗離開,他就發到網上。


包麗想分手,牟某某以死威脅,自稱服安眠藥去醫院洗了胃,有網友扒出來,他發給包麗的洗胃證明可能是假的。


在這種反覆糾纏中,包麗開始呈現明顯的低自尊、低自信人格。


對牟某某說:“我想讓你遠離我這種垃圾,我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女孩”;“在北大遇到熠熠閃光的你,而我卻是一塊垃圾”。


微信聊天記錄只能為我們呈現有限的細節,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在一年多的戀愛關係裡,包麗經歷了什麼。


我們只知道,一名中國最高學府的女生,校學生會文藝部長,很多父母眼裡“別人家的孩子”,被一場精神控制主導的戀愛,摧毀了。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3


以上兩個案件我都傾向於認為包麗和星星受到了gaslighting(心理虐待)。


Gaslighting是一個心理學名詞,來源於1944年的電影《煤氣燈下》,電影裡,男主用洗腦的方法,擊垮了女主的意志。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Gaslighting,簡單來說,就是心理虐待、精神操控。在現實生活裡,這種控制遠遠比我們想象的普遍,只是程度輕重不同。


甚至有時候,施害方與受害方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病態。


判斷是否gaslighting,其實非常簡單。最普遍的表現就是:


永遠指責你、挑剔你、干涉你,要求你為他、為愛情做出改變;


你在他面前做什麼都不對,你跟誰交往,他都不高興;


往往在生活中對你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你覺得他是真的愛你。


在照顧你的同時,一定會強調,你是個低能兒,你很笨,你什麼都做不好,只有他願意接納你。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如果有人開始不斷打壓你的自信,貶低你的能力,並向你灌輸ta的價值觀,那麼ta這是企圖用洗腦的方法馴化你。


找到不自信的人並加以利用,正是很多人的施暴方式。


4


情感勒索也是施暴者慣用的方式,更可怕的是它很常見,甚至很多父母對子女也會以“愛”的名義來脅迫孩子順從。

在知乎上就看到過一個叫小冰的網友痛訴她的經歷。


小冰丈夫談戀愛時就暴露出強烈的控制慾,只要小冰和除他之外的人出去,就會奪命連環扣,追問動態行蹤。


每次因為這個吵架,她丈夫總是說:我就是太在意你了,如果不在意那會在乎你跟誰?去哪了?


這個“以愛為名”的美麗說辭,每次都讓小冰臣服。


為了避免爭吵,小冰減少了跟朋友聚會的時間,原本內向的她更加封閉自己。


結婚後,小冰的丈夫經常打壓她:你怎麼這麼蠢?這麼胖?我怎麼會看上你這麼醜的女人?


她變得越來越自卑,敏感,她曾經想過自殺一了百了,考慮到父母和孩子才打消念頭。


小冰被他老公打壓得,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自己是一個多餘的人,沒有任何價值。


緊接著小冰又說道,小時候她的父母總是告訴她:我打你,罵你,冷漠對待你,那都是愛你的表現。

知名高管性侵養女三年,比起性侵害,這件事更可怕!


我們的文化裡有一種東西叫“病態美”。


“打是親,罵是愛,情到深處用腳踹”;“刀子嘴豆腐心”都是用來夸人的。


很多父母,本身就是gaslighting高手,他們不斷打擊孩子的自信,所用的理由正是“我最愛你”。


在這種家庭成長起來的人,本身自我評價很低,很難正確判斷什麼是好的親密關係,什麼是精神控制與心理虐待。


也已經無法區分暴力與愛的邊界了。

在他們眼裡,愛的一面是笑盈盈的溫暖,另外一面就是惡狠狠的傷害。


如果我們對於悲劇,只停留在惋惜受害者和譴責加害者的層面,就沒有辦法從這個事件本身,獲取能夠警醒更多人的現實意義。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過:“當愛支配一切時,權力就不存在了;當權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


只有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礎上的愛才是健康的,拒絕以任何名義進行施虐,無論是打著“戀人”還是“父女”的頭銜!


任何只顧自我感受,打壓和貶低的你的人都不是真正愛你的人,他們更愛的其實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