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關鍵詞——老茶頭

普洱茶關鍵詞——老茶頭

短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緣。隨緣關注,Peace&Love↗

家銘 | joyfulming

普洱茶關鍵詞——老茶頭

老茶頭

“茶頭”,是指普洱茶在渥堆發酵時結塊的茶,為發酵過程中細嫩的茶芽集結而成,相對條索狀茶,發酵度正常範圍的茶頭內含物質更加豐富,茶湯更濃厚,顆粒緊結,糖香明顯,滋味濃釅;更加耐泡,但是泡到最後也仍然有大部分茶頭不會散開,還是粘結在一起。普洱熟茶都是經過人工灑水渥堆發酵的,在這個發酵的過程中,一堆茶的中間會升溫,然後茶葉通過自身含有的酶發酵,慢慢變成熟茶。在這個過程中,每過一段時間,就要人工把這對茶翻幾翻,以免裡面溫度太高把茶燜焦。發酵過程中經過反覆不斷地翻,茶葉會分泌出一些果膠來,因為果膠是比較粘稠的,所以有些茶葉就粘在一起變成一團一團的疙瘩。等茶葉發酵完畢後,人們會把這些一團一團的茶葉疙瘩揀出來,用手把它解開,然後放回茶葉堆裡,而有的是在粘得太牢了,如果要解開的話會將茶葉弄碎了,只好另外放成一堆。“老”,指的是存放的年限長,經過時間歷練之後,陳香慢慢凸顯。二者相加,“老茶頭”之名即成。

實際上,在2000年以前,“老茶頭”是不入流的,是不喝的。前面講到,把茶疙瘩揀出,而這些茶疙瘩在形態上不合格,不能作為產品銷售。在計劃經濟時期,茶廠大都是國企,而那些茶疙瘩雖不是產品,但也是國有資產,各茶廠都要保留的,要對賬的。2003年後,茶企大都改制,有茶人將庫存的疙瘩茶拿出來泡著喝,感覺不錯,便漸漸流傳開來,從茶友之間的交流逐漸在市場上出現。但茶疙瘩為三無產品: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批號。但有市場,引起了大廠的注意。

普洱茶關鍵詞——老茶頭

普洱茶

關鍵詞!

2006年,大益集團勐海茶廠從存放多年的老茶頭中精選出茶頭,採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益茶製作技藝”混拼、蒸壓而成了正規產品。這批老茶頭外形勻整、顆粒明顯、口感順滑、滋味濃釅、陳香純正顯糖香、經久耐泡,成為了經典。大益集團勐海茶廠使“廢料”變成品質優良的,包含茶史、兼具內涵的產品。從此,“老茶頭”逐漸在市場上流行起來,也得到了很多愛茶人士的青睞。

歡迎毫無理由的轉發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