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帶給考生的“三大剛性要求”

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07月07日至08日。史無前例的高考新聞迅速佔領了各大頭條,更為考生們帶來了深層次思考。面對高考備考戰線的加長,我們的考生究竟怎麼應對?


一、要求考生開展深度知識管理


新高考突出考查了考生的關鍵能力,包含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其中,職業能力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本位,也就是學生對自己所學內容的有效管理能力。要求我們的考生在備考戰線拉長的背景下,不能僅僅體驗知識、機械背誦知識,淺層次處理知識,而是要捨得拿出時間,站在知識管理的角度思考知識的來龍去脈,思考知識的情境遷移,思考知識間的各種聯繫,以達到新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


二、要求考生開展深度認識建構


備考戰線的拉長要求學生深度學習,深度學習的核心依據是高考命題,要求考生養成“考試導學”的好習慣。通過開展深度學習,幫助考生實現知識從課本到大腦的位置遷移,更是實現知識到認識的深度昇華。新高考命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水平,包含認識準度、高度和廣度,要求考生能夠精準得對所學內容進行重新定義,用自己的思考和語言實現知識的自我表達,如英語學習中,實義動詞是英語世界裡的皇帝,非謂語動詞是英語世界裡的開竅詞,寫作是英語世界裡的檢驗尺等等。


三、要求考生開展深度學業評價


學業質量評價是普通高中2017年版《課程標準》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強化了評價在考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達成中的作用。考生要科學開展四類評價,小到每個小題的理解評價、每個知識的習得性評價,中到每個專題的本質掌握評價、每個題型的流程建構評價,大到每個學科的評價、全體學科的評價等。所有的評價都要求學生做自己的裁判,真實得評價自己的真實水平和能力,從而不斷形成自己的學習節奏,奏響高考衝刺的樂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