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們一起進步

孩子,我們一起進步

孩子倒在地上哭鬧,無法爬動,因為冬天穿得較厚,影響了孩子的肢體活動。

我聞聲奔向孩子,沒有任何遲疑地把孩子翻身過來,再順勢抱在懷裡哄了起來。

這一連貫的動作是每個父母再正常不過的行為動作了,正常的可以忽略此處還有可以深度研究的內容。

之前,我把孩子比喻成一顆樹苗,從破土展芽開始,一直到他長成參天大樹。假設他沒有受到任何外力因素的影響和干擾,這個參天大樹會是什麼樣子?應該跟我們看到的所有樹木是不一樣的。

當初我在沒有孩子的時候也很單純,“假設”終歸是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各種外力元素存在的空間裡,這樣的世界裡這樣的假設是不存在的。

觀察一棵大樹

總攬:可能是枝繁葉茂;再細看,枝繁葉茂之中,也有枯萎的枝丫;再看樹幹,並非直聳雲霄,而是左拐右彎的;在看樹皮,有完好的,也有蟲洞,也有其它外力所致樹身裂開的大傷口……

其實好壞並存,在一個枝繁葉茂的整體面前,那些受重要外力影響致壞的部分重要嗎?分析那些曾經的致壞因素重要嗎?

若想在孩子成長路上有所幫助,我想是重要的。可作為父母,自己能分清哪些外力因素孰輕孰重?孰利孰弊?孰優孰劣?尤其是面相未來,更早分清哪些更好或更壞?若自己作為父母都分不清遠近,輕重,好壞,又怎能帶動孩子呢?更別說對孩子施教了!

故而父母首先是自己要提升修養,品行和知識,而後才能給孩子起到帶頭作用。父母在孩子成長初期時,是孩子的一道圍牆,哪些能進?哪些不能進?父母是孩子的把關人,為孩子做好篩選是我們身為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最後,我想總結幾點

1.沒有受外力的假設世界

2.樂觀,積極,勤奮,堅毅……不僅僅是一種品質,其底層邏輯是孩子將來自力更生的良好習慣,更是種種有利於孩子自身成長過程中,他自帶的優秀的人生工具。

3.父母是小孩子的門衛,我們應盡看好門的責任和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