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每一個成功的鋼琴大師,其背後都有這樣一個祕訣

一、天 賦

成為舉世榮耀的鋼琴家的人,首先要講的就是他們都有學習鋼琴的天賦。有些鋼琴家確實出生在音樂世家,然而他們中卻極少有人能夠誇耀其父母或祖父母具有出類拔萃的鋼琴才能。他們中的一些人固然學步伊始便顯露出對音樂的偏好,另一些人則差不多直至成年才逐漸形成對音樂的興趣。

但無論偏好與否,這些鋼琴家都擁有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才能。這種才能是必不可少的,是某種不能通過學習而獲得的東西。因為,鋼琴家與音樂家的結合乃是一種魔幻般的結合。任何有最低限度音樂感的人,都可以學習彈鋼琴並彈到一定水平。然而當達到這一水平時,便不會再有任何進步。因為他身上並不具有將其造就成鋼琴演奏家的魔法。

據說每一個成功的鋼琴大師,其背後都有這樣一個秘訣


二 、決 心

堅信的事業取得成功,這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尤其對於年輕的鋼琴家更是如此。真正優秀的藝術家是不會因批評而放棄的。沒有人能夠阻止真正的才能奔赴命定的歸宿。艱難險阻只會使才能變得更加不可動搖。

不言而喻,嚴格的訓練是職業音樂家的終生伴侶。所有的大師和巨匠都來自這種日復一日的訓練。對他們中大多數人來說,十個手指在鍵盤上上下躍動成了一場日復一日的戰鬥,但他們卻必須不斷地取得勝利。

熱愛音樂的朋友,只要欣賞過“鋼琴巨匠”之稱的大師的演奏,以及閱覽他們的成長經歷,就能清楚地體會到:這些鍵盤上的藝術家並不依賴奇蹟或運氣。他們有天賦的才能,然而卻是通過勤奮刻苦的訓練,抱著自我實現其天賦的堅定信念,才成為跨越一切時代的鋼琴大師。

據說每一個成功的鋼琴大師,其背後都有這樣一個秘訣


讓我們來領略一下華裔鋼琴家安寧的成長曆程。安寧1976年生於北京,父母均出身於中央音樂學院。父親安純琪是鋼琴家,師承作曲家吳祖強夫人鄭麗琴女士。母親是歌唱家,在中國鐵路文工團工作。

四歲半便開始跟父親學琴,六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父親安純琪的老師鄭麗琴。1984年,安純琪到美國猶他大學攻讀鋼琴碩士,於是舉家遷往美國。剛到美國的時候,一家人在一間狹小的地下室中落腳,當時安寧只有8歲。

一家人初到美國過著清苦的生活,然而安寧依舊堅持著練琴。10歲的安寧考到了克利夫蘭音樂學院的全額獎學金;12歲時被招攬進入了一個名叫“年輕藝術家”的藝術資助計劃,開始登臺演出;16歲奪得美國紐約的Kosciusko肖邦鋼琴大賽首獎。長期超負荷的練習與演出為他帶來的是榮耀與折磨。


安寧的雙手開始出現由於超負荷練習而帶來的疼痛——每當練琴到了一定的時間,安寧的雙手前臂就會火燒火燎的疼,甚至連寫字、開信封都會疼到不行。被疼痛折磨的時間有六年之久,直到安寧22歲的時候,才從疼痛當中解脫出來。這六年當中,他一直在以意志力對抗練琴所帶來的疼痛。

沒有年少時的艱苦,不會換來今日的輝煌。願每一位鋼琴學子,都能克服現在,翱翔未來。


據說每一個成功的鋼琴大師,其背後都有這樣一個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