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值錢”才是職場人的“鐵飯碗”,所謂的穩定根本就不存在

閱讀前歡迎擊“關注”王班長,我們共聊人生成長與職場破局之道


李開復曾經說過:“未來10年,50%的人將要失業。”當時正是人工智能剛剛興起的時候,他想表達的是認為很多機械重複的勞動,將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這不是危言聳聽,特別在經歷過這次疫情之後,看到多個行業受到衝擊,很多公司因此裁員、倒閉,又看到最近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

在危機之下,個人的力量都是十分弱小,單純想要憑藉一己之力很難無法改變環境,現實中大多數的風險個人都是很難預料和預防的,如果你所在的單位比較厲害,那倒還好,可是如果你本身沒能夠進入一個穩定性強的單位,當危機出現的時刻,最終需要承受危機的只能是你自己。

在疫情發生以來,的確有很多中小企業在經營上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緊接著受到疫情影響牽連的就是奮鬥在職場的青年人。


讓自己“值錢”才是職場人的“鐵飯碗”,所謂的穩定根本就不存在


作為職場打拼的你,當危機來臨之時,你又應該如何面更好的對呢?

就當前來看,社會當中能夠擁有鐵飯碗的人將會變得越來越少,一個職業,一份工作能夠讓你一輩子衣食無憂的可能性更是呈遞減狀態,隨著信息科技與社會的快速發展曾經的“鐵飯碗”將會一去不復返。


“鐵飯碗”正在消失,職場危機早已悄然逼近


許多地方事業單位的編制都在縮減,曾經風光無限的銀行也早已開始裁員,許多高速公路收費站,正在被人工智能所代,事實上有太多的人正面臨或即將職業危機的到了。

有數據統計,工、農、中、建四大行從2014-2018年總計裁員超7萬人,還有更多被動轉崗的職員不計其數。

曾經的“鐵飯碗思想”深深影響了一代人,甚至是在90年代和21世紀的今天,仍然還是有很多人希望能夠擁有一份“鐵飯碗式”的工作,當然如果一個人有這樣的資源能夠進到一個好單位這樣自然很好,可是如果是沒有這樣資源的朋友,在行業變革加速的今天,有應當如何應對呢?

在“鐵飯碗”越來越少的大趨勢下,千萬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也不要一葉障目,多跳出現有視野格局來審視一下自己,也審視外部的環境,培養自己打造鐵飯碗的能力,才是這個時代裡個人發展最重要的一件事。


讓自己“值錢”才是職場人的“鐵飯碗”,所謂的穩定根本就不存在

“鐵飯碗”從來都不是單位和被人給的,想要擁有得學自己造


以往大家都認為只要進到了一個好單位就算是擁有了“鐵飯碗”,時至今日這種傳統思維一定要僅是轉變,因為“鐵飯碗”這個概念其實都是人們理想中的狀態,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從來就不曾有過這種情況,身在職場必須要認清一點,企業從來都不可能成為你的鐵飯碗,你必須要學會為自己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鐵飯碗”


那麼個人究竟應該如何造就屬於自己的鐵飯碗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緯度進行著手:


1、職業規劃緯度


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

站在人生成長的歲月長河裡,任何和時刻合理的規劃未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職場上越是穩定時期,更應該及時著眼長遠,謀劃未來,正所謂成事在天,謀事在人,當一個人處於平穩成長期的時候,積極學習,為日後可能出現的職業危機提前做好準備其實是每一個職場人都應該重視的事情。

人總是容易被自我的慣性思維困在原地,當一個人在職場順境之時,不要過於貪圖享受,更不要被一時的順境給迷惑,因為人生順境必定是少數,若不想在未來的職場遭遇行業或職業危機的影響和衝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前未雨綢繆。

在職業規劃上,儘可能要做到目標的遠近結合,職業發展規劃要及時,能力的成長規劃也要重視,穩定期所做的工作,都是為了迎接未來可能到來的職業生存危機做好準備。

我們如果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凡是那些目標不清的人,最常見的職場行為就是頻繁跳槽,這樣的行為後果既不能幫助他們實現長期的積累職業人脈積累,在能力提升上也會存在不足。

每種職業都有它獨特的專業性,只有專業,才有地位。客觀地說,要想真正瞭解一個職業,在某個領域達到專業,三五年以上的時間是必須的。

越清晰的發展藍圖,越能激起內心奮鬥的驅動力,在積累的過程中也會主動鑽研,主動成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讓自己“值錢”才是職場人的“鐵飯碗”,所謂的穩定根本就不存在


2、能力提升的緯度。

保持學習,培養自身不可替代性,以及可遷移能力

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當中,危機始終都在我們左右徘徊,只不過大多數人都被暫時的舒適區給矇蔽了雙眼,選擇性的忽略了危機的存在。

尤其是在職場這個話題上,談生存一定是離不開能力提升這件事情。

想要在職場持久生存,無論是從短期看,還是著眼長遠,為自己積累打造頂端優勢成都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但這個積累的過程都需要你保持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鍛鍊提升個人的不可替代性和可遷移能力更是決定你綜合素質的關鍵因素。

你在一個單位裡可替代性的高低程度,直接決定了你的職場生存的穩定性的強與弱。因此想要在一個單位保持一個穩定可持續職業未來,首先你必須要讓自己時刻保持能力處於上升狀態,否則被淘汰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所謂“可遷移能力”,就是你從一個崗位轉到另一個崗位,或從一個行業跨到另一個行業後可複用的能力。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可遷移能力就是U盤化生存,“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常見的“可遷移能力”有溝通、書面寫作、工作計劃、組織管理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多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即使面對危機也能快速轉身,利用自身優勢快速融入新的行業或者職能。


讓自己“值錢”才是職場人的“鐵飯碗”,所謂的穩定根本就不存在


3、社交關係緯度


單從社交關係的緯度來看,一個人的社交關係雖然並不能絕對的幫助你實現成功,但是在一個人成長道路上,社交關係的確是可以起到助推加速的作用,並且許多時候當你的職業生涯遭遇到危機的時候,你的社交關係也可能是助力你快速解除危機的一個支點。

日常既要重視培養內部(單位、家庭)社交關係,也要積極培養外部(各行各業)綜合性社交關係。

很多人在社交問題上有一個最容犯的共性錯誤,就是在社交問題上非常容易被限制在某個領域和圈層當中,雖然這完全符合人性,但是這確實不利於個人未來成長髮展,原因是人們很容易被眼前的工作和認知困在原地,若不想被困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接觸一些本行業之外的人和事情。

當你學會跳出自我,跳出現有行業用另一種視角和思維觀察自己的時候,其實無形當中自己就會進步的非常快。


讓自己“值錢”才是職場人的“鐵飯碗”,所謂的穩定根本就不存在


這個時代,一心追求穩定的“鐵飯碗”是不現實的,2020年雖然還未過半,但已經出現很多次的黑天鵝事件,疫情影響、瑞幸財務造假事件,對於未來沒有人會知道還會發生些什麼,對個人、對行業到底是機遇還是挑戰,你能做的只有打造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抓得住機遇,也不懼任何挑戰!

“值錢”才是職場人真正的“鐵飯碗”,只有讓自己變得“值錢”,才能讓自己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有“飽飯”吃,且都能吃上一口“好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