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篡位,真的是因為能熬才成功的嗎?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亂世,群雄割據,三分天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丕逼漢獻帝劉協退位讓出天下。

但是誰也想不到的是,司馬懿居然在曹睿死後謀反,取曹魏而代之。

都說司馬懿能熬,熬死了曹家三代人,那麼除此之外司馬懿成功還有其他原因嗎?

司馬懿篡位,真的是因為能熬才成功的嗎?

原因一:在朝中有人支持

同樣作為託孤大臣,司馬懿和曹爽的地位在當時旗鼓相當,不過二人的行事作風卻大相徑庭。

曹爽總是喜歡咄咄逼人、任人唯親,也同時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

司馬懿則恰恰相反,他暗中培植勢力,等到曹爽某次外出時發動突襲,曹爽等人被一網打盡,從此以後,司馬懿開始真正掌權。

要說為什麼曹操的舊臣沒有加以反對,司馬懿卻也同樣是曹操的舊臣。

司馬懿篡位,真的是因為能熬才成功的嗎?

原因二:有士族的支持

司馬氏家族和曹魏舊部都代表了士族,官位或是爵位世代沿襲,可是曹操卻提倡寒門制度,這2種制度的利益是衝突的。

身為曹操舊部,一定希望維護切身利益,司馬懿的出現剛好能夠維護他們的利益,可如果曹氏繼續執掌大權,寒門子弟便會爭奪政治地位和利益,這並不是士族希望看到的。

司馬懿奪權後,在這一方面安排妥當,他徹底阻斷了那些寒門子弟出人頭地的道路,並且將貴族勢力聚集在了一起。

自此,西晉的門閥制正式成立,也為後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奠定了基礎。

司馬懿篡位,真的是因為能熬才成功的嗎?

原因三:九品中正制的建立

這是司馬懿在曹丕時期推行了政治改革,把九品中正製作為選用人才的標準,這項選官制度充分保證了士族的權益,使士族門閥政治的催化劑。

司馬懿憑藉此舉獲得了廣大士族的支持,而他的高平陵之變也是由於士族的支持才獲得成功的。

司馬懿篡位,真的是因為能熬才成功的嗎?

這些大的門閥貴族把持著朝政大權,司馬家族可以說是他們推出去的代表人,在有用的時候他們被推為皇族,一旦失去了價值將會被果斷拋棄。

所以也可以說司馬懿成功篡位的背後隱藏著另一個重大陰謀,司馬家族是士族門閥政治勢力推出來的第一個代表,是試腳石。

能夠成功更好,失敗了有司馬家頂著,他們也沒有什麼損失,他們可謂是打了一手好算盤。

司馬懿篡位,真的是因為能熬才成功的嗎?

縱觀司馬懿一生,謹小慎微裝病裝傻了一輩子,本以為能奪取大權,不成想居然是被各大士族算計。看似風光,其實是三國時期無數犧牲品之一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