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懶惰成性”怎麼辦?瞭解“馬蠅效應”,你家娃也能自律起來

泰勒曾經說過:懶惰等於將一個人活埋。

懶惰就是溫水煮青蛙,會在不知不覺中摧毀一個人。成年人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是孩子卻不懂時間可貴,起床賴床、做作業拖拖拉拉、讓他學習,感覺是為老師和家長學的。面對孩子這種“懶惰成性”的情況,很多家長非常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孩子“懶惰成性”怎麼辦?瞭解“馬蠅效應”,你家娃也能自律起來

今天錦春就要跟各位家長來分享一個概念:馬蠅效應。如果能夠恰當地運用馬蠅效應,相信孩子一定能夠順利地遠離懶惰,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什麼是“馬蠅效應”?

美國前總統林肯少年時與他的朋友在一家馬場裡做工。在工作的過程中,他發現有一段時間馬兒總是慢慢吞吞的,但有段時間卻能夠跑得飛快。經過仔細的觀察,林肯發現之所以會出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全靠馬蠅幫忙。只要有馬蠅落到馬的身上,就會狠狠地叮咬馬背,馬就跑得更快。

而“馬蠅效應”由此誕生:再懶惰的馬,只要能夠感知到馬蠅叮咬的刺激,也能夠跑得飛快。

孩子“懶惰成性”怎麼辦?瞭解“馬蠅效應”,你家娃也能自律起來

“馬蠅效應”的原理

1、個體的行為會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

原本慢慢吞吞的馬會因為想要擺脫馬蠅叮咬的疼痛感而開始飛速前進。之所以會產生如此明顯的變化,是因為外界刺激,也就是這個故事中的馬蠅帶來的叮咬刺激,迫使馬兒不得不做出改變。

2、明確的目標能夠起到激勵的作用

以這個故事為例,我們會發現馬兒之所以能夠飛速前進,是因為它的目標非常明確,它想要通過飛速奔跑到目的地,來擺脫這難以忍受的疼痛感,而這股疼痛感也就能夠激勵馬兒繼續前進!

孩子“懶惰成性”怎麼辦?瞭解“馬蠅效應”,你家娃也能自律起來

父母如何利用馬蠅效應,讓孩子自律起來?

一、生活中引入時間觀念,讓孩子重視時間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出現作業拖拉等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孩子並沒有形成比較清晰的時間概念。他們會認為自己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浪費,只要最後能夠完成作業就可以了。

所以說,作為家長要重視孩子時間觀念的培養,要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珍貴。時間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旦白白流逝就再也沒有挽回的機會。

孩子“懶惰成性”怎麼辦?瞭解“馬蠅效應”,你家娃也能自律起來

二、立規矩、定目標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作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之所以很多孩子會染上懶惰這個惡習,主要還是因為自己自由散漫慣了。所以說,家長不能因為一時心軟就放縱孩子的某些不當行為,幫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懶惰成性”怎麼辦?瞭解“馬蠅效應”,你家娃也能自律起來

此外,學習確實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很多孩子會在某一階段就突然喪失學習的動力。這主要還是因為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因此,作為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定下每個階段的小目標,讓孩子一步步地去擊破。在完成小目標的過程中提高對自身的認可和自信心。

孩子“懶惰成性”怎麼辦?瞭解“馬蠅效應”,你家娃也能自律起來

三、達不到目標要有懲罰

這一點就類似於故事中的馬蠅叮咬行為。家長在制定好目標之後,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性。如果還是懶懶散散,沒有達到與自身水平匹配的目標的話,就需要接受懲罰。為了不被家長責罰,孩子自然會朝著明確的目標不斷地去努力。

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心甘情願地接受懲罰,家長可以跟孩子一同商量具體的懲罰細節,提高孩子的參與感。

孩子“懶惰成性”怎麼辦?瞭解“馬蠅效應”,你家娃也能自律起來

四、通過故事讓孩子鑄造良好品格

以上幾點其實都是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讓孩子自身具備自律的意識。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一些正能量的故事,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形成獨立自主的意識,從而激發孩子的自主性,這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

孩子“懶惰成性”怎麼辦?瞭解“馬蠅效應”,你家娃也能自律起來


所以說,還是希望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個馬蠅效應能夠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早日幫孩子克服懶惰這個壞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