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前言:

孩子睡了,自己躺在床上,聽著孩子爸爸唉聲嘆氣的聲音,又心疼,又無奈!

作為一個疼愛孩子的爸爸,總是期待能多一些時間陪孩子,可是他的“願望”又總是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相沖突,讓孩子越來越對他“反感”!

情景一:

孩子爸爸脾氣暴躁,每次因工作原因打電話都會火冒三丈,為了不讓孩子受影響,我會關上房門,陪他玩遊戲,讓他緩解消化壞的氣氛,時間長了,孩子貌似成習慣了,每次打電話都要求關門。爸爸見此情形,直言以後不在家裡打電話了,也提出要求:不用關門,不要讓孩子形成習慣!


實際情況是,每次電話鈴聲一響,孩子就去主動關門,電話結束了,爸爸過來開門並說:“爸爸會控制聲音的,不用關門”!

弄的我也是,心累的很!

父母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情景二:

因為最近爸爸工作較忙,所以自己認為很體諒他,幾乎家裡事情沒有讓他操心過。自己帶著孩子取快遞,帶著孩子去超市,去市場買菜和水果,只為給他一些休息的時間。下班後,自己和孩子都已經吃過晚飯了,玩遊戲很投入,所以也沒有打斷孩子,也是為的就是讓他安心吃口飯(三口之家,家有男娃,確實安靜一會不容易!)。

誰知道,他自己消完毒,收拾好後,進屋突然親了兒子一口,兒子嚇了一跳,然後,拿出超市買的零食給孩子看。孩子,激動不已,說謝謝爸爸,然而對於一個即將睡覺的娃,這會是最怕他興奮的。

遊戲繼續不下去了,孩子吃了兩口又說不吃了,然後去爸爸身邊膩味,爸爸吃飯時又接到電話,孩子因為睡前有點鬧覺得習慣,在旁邊一個勁的搗亂,雖然我管的住身體,也不容易控制音量!

果不其然,孩子爸爸又爆發了,估計是生自己的氣,沒事找事,又把孩子嚇哭了。

此類事情,真的經常在自己家裡上演。

父母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有的朋友特別羨慕我,老公什麼都管,不做甩手掌櫃,疼孩子,疼老婆。

可是,我看到的確實他什麼都想要,最後工作也受影響,給孩子也不能留下好的形象,而自己也是心比身體還累。


帶給自己的感慨:

一個家庭,有了孩子之後,自己的角色和責任都會有變化。為人父母,肩上就需要承擔對應的重量,這與單身時的你不同。孩子的確需要陪伴,但是需要保質保量。


就像有些父母,做樣子陪伴,以電子產品做替身,自己被手機綁架,這種陪伴沒有意義。

而像我家這類情況,雖然出於好意,但是沒有處理好自身問題的情況下,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總想盡量多的在時間上賦予孩子陪伴,也會事倍功半。

父母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雖然我們都很想做個滿分父母,但是實際情況卻未必允許。


針對親子關係處理是否得當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將父母分為三類:

(1)是給自己找藉口,找理由“遠離”孩子,比如各種手機控,低頭族父母。

這類父母自以為自己在陪伴孩子,而這種陪伴流於形式,只會導致孩子與自己越來越遠,或者成為自己的“接班人”,從此開啟了沉迷於電子產品的大門。這也是為什麼各種育兒理論都在倡導父母“放下手機,陪孩子”的原因。

(2)是自我折磨,總是想要的太多又身心俱疲,心無餘力不足。自己的家庭就屬於這一類,自我感覺,內耗太大,雖然感受到對孩子的愛,卻大打折扣,如若有更有效的陪伴,定能使大人與孩子都更加輕鬆,幸福感也會更強!

(3)是60分“完美父母”,是每個父母都該追求的親子關係狀態。他們做事有分寸,講方法,對自己不過於苛求。懂得陪伴孩子的前提是對自己做到情緒梳理,不以“量”取勝,重要的是質。對孩子的管教能做到外圓內方。

父母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分析自己屬於哪一類,然後針對自己的問題去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儘量去像滿分父母靠近。

請相信,只要你是愛孩子的,無論如何,孩子都是能感受到的。因為,在親子關係中與孩子比誰愛的更充分,我們永遠都是輸家,孩子愛我們比你想象的要多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