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基督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 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从万圣节,我们能看到,人渴望生的本能有多么强大,它让我们对死怀有莫名的恐惧,以至于我们在生活中很少去谈论它。一个孩子如果胡言乱语谈到谁要死,妈妈甚至脸色一变,很严厉地训斥:“小孩子,不准乱说!”
在这种潜移默化下,死亡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个禁忌,被大家认为是不吉利的,是禁止谈论的。
而不能谈论的东西代表什么呢?代表着神秘,代表着未知的诱惑——当然,还有未知的恐惧。
你会发现日常生活中讳莫如深的东西都有着如此搅动人底层情绪的力量。比如性爱、死亡、性高潮、婚外恋等等。
我想来说一说死亡。
其实能把死亡摆在桌面上,光明正大地谈论,除了圈子里的心理咨询师,再就是我的来访者了。
当来访者被痛苦折磨得无以复加的时候,理所当然地,他会思考一切摆脱痛苦的方法,包括死亡,都可能在其认真考虑之列。
而当来访者告诉家人,自己想死的时候,家人往往吓得不轻,颤颤巍巍地说:“你怎么能这么想?你死了我们怎么办?孩子怎么办?伴侣怎么办?”
当然,仿佛也言之有理。
但对来访者来说,走进其内心最致密和黑暗的部分的机会也丧失了。
对很多考虑自杀的人来说,死亡并非一件想清楚的事情,而是其对摆脱痛苦的尝试之一,当生的痛苦让人备受折磨的时候,死并非需要多么不可思议的勇气。
在某种角度来说,我能理解他们,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最痛苦的时候,我也曾每天入睡前,都祈祷:“愿这一睡去,再也不复醒来。”
《论语》中,季路曾问孔子有关死亡的话题,孔子回:“未知生,焉知死。”
这恐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的态度,那就是,多关注生,少关注死。当对生的了解越加透彻,对死亡的了解也透彻了。
从一定意义上,我同意这种说法,生死本来同一事物的两面,从此面增加了对事物的了解,自然也意味着对其对立面有了更多了解。
但我猜想,并非所有的人吃鸡蛋都喜欢从大头开始吃,有的人他的习性使然,他就是喜欢从小头开始吃。
同样,孔子教人向生而死,但我猜测,很多人走的路是向死而生。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对有的人来说,却是:“未知死,焉知生。”
那死是什么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一个客观的死。
我想,死亡在每个人心里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对死的解读。
有的人会认为,死亡是令人恐惧的,代表一种失去、乃至永恒的失去,代表进入一种自我完全消失的状态,而这种消失,对其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
有的人可能很少会考虑死亡,死亡仿佛遥远得像在南极的企鹅,仿佛一辈子都不会到来,而生活中的无常事件,一次次地让他感受到,其实企鹅也常常会在闹市区的公园出现,让他当时感到震撼,但事件过后,就像出了公园的企鹅馆,便忘记了企鹅。
有的人对死亡讳莫如深,而生活中所做的一切事物,却都是与死亡相关的事情——那就是,拼尽全力对抗着死亡。这种拼命生让其感觉到压力、焦虑,拼命想抓住一切证明自己存在的东西——权利、金钱、性,是这些东西彰显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而如果这些东西不够不够好,便是生的力量越来越弱,死的力量在步步迈进,这是让其难以容忍的。
我自己又怎么看待死亡呢?
斗胆一言吧。
先借用《挪威的森林》里的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
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意这个说法的。
死亡不过是生命中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它就像你在超市里遇到正好减价的土豆,它就像你在大街上不期而遇的一位老熟人,或者让你眼前一亮的摩登女郎,抑或你抬头看天的时候脚下踩到的狗屎。
它总是不期而至。
它本是无常。
或者它是无常的元素。
它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你因此彻悟人生。
也不意味它通向真理。
当然,也许它对你彻悟人生和通向真理有一些帮助。
如果真理是拉萨,死亡可能像给你开往拉萨的小破车的油箱里加了五块钱的汽油。
如果死是如此稀松平常。
生又如何呢?
也许生也并不伟大。
当然也谈不上渺小。
如果死就像你偶然间踩到狗屎,那生便是你偶然间踩到另一坨狗屎。
生死也许都是盲目的。
如果你能在有生之年为自己的生找到所谓意义,那么随喜你。
事实上,生死都并没有多大意义,或者说,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生死具有同等的意义。
而生死如果不在是天地之峭壁,自不必辛苦攀爬,活着,便优哉游哉罢,死去,便好好休息吧。
活着与死去之间的事情,亦不必太过较真,好,便享受吧,不好,便也接受吧。
与人的爱恨情仇,也如此。
路上遇到人与事,好与不好,就像旅游时吃的餐馆,反正吃完一餐你又要道别,你总不能靠惦记一顿好饭,便饱腹一生,还得继续赶路。
生亦无可喜,死亦无可悲。
-END-
作者:树洞先生,本名谢庭渊,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IPTA国际职业培训师,内观禅修行者,擅长抑郁焦虑、婚恋情感、个人成长方向心理咨询以及扯淡。
閱讀更多 樹洞心療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