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AI中医“望闻问切”结果很惊艳

“老中医”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AI中医“望闻问切”结果很惊艳

司机、打字员、金融分析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被“抢工作”的岗位名单越来越长。如今,还可能要加上“中医”这一项。

“老中医”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AI中医“望闻问切”结果很惊艳

10月21日,第6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展示区,参展方展示了多种可“望闻问切”的人工智能设备;各个分论坛上,“人工智能+中医药”则是与会专家热议的话题。

人工智能究竟会给中医药带来怎样的变革?已经问世的人工智能“中医”又到底能干些什么?

“老中医”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AI中医“望闻问切”结果很惊艳

AI把脉、手机问卷替代中医询问,内测准确率90%以上

“老中医”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AI中医“望闻问切”结果很惊艳

21日下午3点,人工智能“中医”的设备前,挤满了前来体验的人。研发单位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它们的正式名字是“智能中医四诊仪”。设备外观看起来和眼镜店里测近视度数的机器有几分相似。

“老中医”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AI中医“望闻问切”结果很惊艳

记者现场体验了一把。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记者先扫二维码,在手机上填填写身体调查问卷,60道问题包括“你是否怕冷”“是不是经常失眠”等,按程度不同勾选即可——这算是中医里的“问”;随后在手腕上带一个智能手表大小的帆布绑带,能明显感觉到脉搏处有压力,像是有人用手指搭在上面——这是“切”;最后把头放进桶状物中,一到光扫过,再伸出舌头拍张照,“望”也就完成了。

“老中医”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AI中医“望闻问切”结果很惊艳

不到一分钟,机器自动生成一张记者的中医体检报告,上面显示体质为阴虚质,和记者此前看中医结果相同。公司负责人表示,根据公司内测情况,设备准确度在90%以上。

“老中医”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AI中医“望闻问切”结果很惊艳

问门道: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诊断,将使中医看病成本更低廉、更客观

与会多位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目前不是替代,而更多是辅助中医诊断。而这种辅助,在实践中非常重要。

“过去,中医看病靠的中医师主观判定,这不仅受制于经验,还会受很多干扰因素影响,比如光线的明暗可能会影响脸色好坏。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误判。”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轶坤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能让诊疗结果相对更客观、科学。

“老中医”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AI中医“望闻问切”结果很惊艳

专家表示,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诊断,使得看病成本低廉——他举例一台目诊仪只要约50万元,却能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而这对于缺医少药的农村地区提高医疗水平有非常大的意义。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从病理层面,帮中医药理清思路。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医药交叉研究中心主任李梢提了一个有意思的比喻:中医就像一个黑箱,很多时间不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像是常见的上火症状,背后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中医有时候说不清楚。”

摘自《四川在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